从金融百货、外资联盟到迂回登陆,和同业的相比,富邦金控一直在策略上先行一步。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转暖,一家台湾金融公司在大陆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若隐若现。
1月,业界传闻,台湾富邦金控正与大陆齐鲁证券洽谈合资,设立一家新的证券公司。若获批,这将是首家“登陆”的台资券商。而另一消息则称,富邦产险在大陆设分公司的申请案已递交至国家有关部门。2月,富邦金控对外公告,旗下子公司富邦金控创投将在厦门设立“富台投资咨询公司”。
而真正实质性的突破则是2008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富邦金控通过子公司富邦银行(香港)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富邦成为台湾地区首家“登陆”的金融机构。
这些以银行、券商和产险身份出现在大陆的公司,背后都由一家公司操控,即富邦金控。在台湾,这家排名前列的金融巨头,经常是财经媒体的重头戏。2008年10月,在台湾深耕20年的ING安泰人寿,也被台湾富邦金控购并。合并后,以总资产来比较,富邦金控跃升为岛内第三大金控公司,仅次于台湾金控及国泰金控。
2008年末,在台北市金融机构聚集的仁爱路,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他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富邦金控和台湾其他金控公司的不同在于,他们一向被认为在策略上比较领先。
金融百货模式
回溯台湾金融业的变迁,人们都会提到20世纪80年代末。“戒严令”解除后,一大批新的证券、寿险公司相继成立。20世纪90年代则开放了16家新银行的成立。到今天,经过激烈竞争,这16家银行所剩无几,或被接管,或被并购,而富邦则是幸存者之一。
真正让台湾金融从分业进入混业经营体制的,是2001年11月实施的“金融控股公司法”,这意味着台湾金融进入战国时代。银行、证券、投信、寿险业的购并、合纵连横,外资企业与本土机构的策略联盟,整个市场演化成各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势力山头。
在众枭雄中,分别由蔡家兄弟领军的霖园、富邦两大集团,可以说是撑起了台湾金控版图的半边天。蔡氏家族在台湾地位显赫,一直居富豪榜榜首。国泰人寿于1979年分家时,蔡辰男(蔡万春之长子)掌管国泰信托与国泰人寿,蔡万才(蔡万春四弟)掌管国泰产物保险(后演化成今日的富邦集团),而蔡万霖看好人寿保险业务,通过交换得到国泰人寿。之后,蔡万霖的国泰人寿改名为霖园集团,霖园集团目前由蔡万霖次子蔡宏图继任当家。而富邦集团则在父子三人(蔡万才、蔡明忠、蔡明兴)的努力下,一路由产险出发,扩及证券、银行、人寿、投信、投顾、期货。冲劲十足的蔡明忠更带着富邦,跨入创投和科技界。
回顾“金控法”实施前后的历史,蔡明忠告诉我们,当时很多人认为“金控法”是为富邦量身定做的,因为他们该有的执照全都有了,而金融产品线也是最完整的,从银行、产险、寿险到证券与投信。当时富邦集团金融控股的净值将近1200亿新台币,而资产则将近3000亿新台币。“很多同业是为了‘金控法’而去购买或成立新的金融机构,但我们不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追求成长的策略就是发展金融百货公司。”
“金融百货公司”这种“一站购足”的模式最早由20世纪90年代花旗集团董事长魏尔(Sanford I. Weill)首创。2000年时,富邦曾与花旗实施策略结盟,花旗斥资8.1亿美元取得富邦旗下银行、产物、寿险、证券与投信等五家子公司各15%的股权。不过,这段短暂联姻维持了三年半时间。
“之所以分开,主要是因为花旗的策略改变。本来他有拥抱金融百货的梦想。但花旗后来决定不做产品,只做渠道,而产品不一定要自己制造。发展大的通路,可以趋吉避凶。”
随着花旗、瑞士信贷集团等金融公司纷纷出售全部或局部保险业务,更加聚焦于核心银行业务,金融超市模式不再吃香。蔡明忠也在反思,通路和产品摆在一起是对的吗?
“全世界的潮流倾向,是渠道和产品分营,而不是合在一起。我们现在站在一个点,考虑下面的渠道和产品如何切割。我个人认为,渠道和产品分开,或金融百货理念的消失,应该是迟早的事。”蔡明忠说,金融走到最后,谁能控制风险,谁才能行得百年船。全产品或者全渠道,也许会是全风险。最极端的可能,是把富邦集团分开,一家银行控股,一家保险控股。
银行逐鹿战
“金控法”刚刚实施的2002年,台湾就出现了总额近60亿美元的两宗大型合并。富邦银行与台北银行达成价值24亿美元的合并交易,一跃成为台湾第四大金融集团。随后,国泰金控宣布以换股方式合并世华银行,合并后国泰金控总市值近4000亿新台币,成为台湾第一大金融机构。
在蔡明忠看来,“金控法”实施时代,富邦的策略领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十多年里一直在发展金融百货;二是“金控法”实施后,富邦金控这一上层公司做了有效的资本配置,可以快速筹集资金,去并购其他公司,富邦是所有同业中第一个发海外可转债的公司。
蔡明忠向我们透露,其实,此前富邦与国泰两家都在竞争世华银行的控制权。
“因为金控公司手上没有钱,都是换子公司的股票成立的,母公司换子公司的股票,所以手里没有钱。但发动并购需要现金 就要想办法集资。”金控法“当时规定只要持有某金融机构25%的股份就可以纳入”金控“。富邦于是发行可转债,我们一募资,国泰金控马上知道我们的目的了。”
富邦集资后,向台湾“财政部”申请,要求投资世华的股权从11%提高到25%,但当时的“财政部长”不赞成恶意并购。这一决定使得整个情况改观。
同一时间,台北市长马英九为台北银行招亲,有五家金控公司竞标,最后富邦拿到了。蔡明忠回忆,当时第一个打电话给他的就是堂哥,即国泰金控董事长蔡宏图。“现在你该把世华让给我们了吧”,于是富邦就退出了对世华的争夺。蔡明忠笑道:“要不是我拿到台北银行,世华银行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曲线登陆
富邦另一为人称道的举措,是2003年SARS危机时果断入市,买下香港的港基银行。在那次金融海啸之前,香港的银行都非常贵。而富邦买下港基银行的价格,只是每股净值的1.2倍。而2008年招商银行买下香港的恒隆银行时,花了3.1倍净值的价格。
购买港基银行,其实是富邦为其大陆策略而谋划的一步棋。“台湾未来银行业的前途是逐鹿中原大陆。”蔡明忠感慨,台湾银行业是over banking,竞争过于激烈。目前台湾共有50多家银行,而保险公司,本土加外来的也有40多家,证券公司则接近100家。而另一方面,台湾的公股势力强大,而且社会并不希望公股银行的控制权落在民营金融业者手里。于是,像蔡明忠这样的民营金融业者,很难通过并购公股银行去壮大声势。
蔡明忠非常羡慕大陆的金融业环境。“大陆银行存款有上限,放款定下限。最少有利差有400点,而台湾只有100多点。即使在金融海啸之前,利率也很难涨得上去,因为台湾银行放款都相互杀价,于是净利差微薄。”除了利差诱惑,银行客户的出走也是一大诱因。台商大量出走大陆,富邦空有一大堆新台币的存款,放不出去。
香港刚好是发展内地与港台的台商理财平台最好地点。富邦的想法是利用CEPA,借道香港进入大陆。按当时CEPA3的规定,总资产达到60亿美元的港资银行才能在内地开分行,而参股则须有100亿美元资产。而富邦购买的港基银行,规模较小,两年后更名为富邦银行(香港)时,总资产才有60亿美元。2007年7月,到CEPA5时,参股银行的门槛降到60亿美元。于是富邦就有下一步突破的条件。
2008年6月,富邦金控通过子公司富邦银行(香港)签订认股协议,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持有该行19.99%的股份。11月,中国银监会批准了此次参股,于是富邦成为台湾地区首家“登陆”的金融机构。业界盛传,富邦跟本次参与增资的上海宝安等多名中国境内投资者,设有富邦可买回股权的协议,富邦香港实际上对厦门商银的可控制性持股,高达48%。
蔡明忠说,未来三五年都不会跨出福建省,会选台商多的地区扩充据点,如泉州、漳州、福州。现在整个福建省有30多家分行,起码等到分行开了一倍以上了,再考虑是不是要跨出省。从“城市级”商业银行成为“省级”商业银行只是第一步,但厦门商银并不急着变成全国性银行。“大陆实在太大了,台湾的金融同业以为自己在台湾都有网络,到大陆也可以全覆盖。这实在有点天真。大陆和台湾小的市场有何不同,我们在真正的运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
2008年11月的“陈江会”,让台湾金融业界对两岸的金融协议有很大的期待。而富邦则抢先卡位。蔡明忠认为,台湾金融业的发展时间较长,经验比较多,又是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台湾的绝活和窍门,可以过去帮助大陆的中小型的银行。“大陆的服务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两年的时间我们有办法让厦门商业银行变成新的面貌。”●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