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令人很不满意”

2011-03-18 00:00:00 | 作者: 裴瑜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裴瑜 北京报道 

   作为新医改方案中核心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公立医院改革自启动起,就一直是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文件,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再度引来业界的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反复表示:“8500亿基本快花完了,却至今未看到医改的前景……”
    《华夏时报》:公立医院改革受阻的关键问题出在哪里?是否有相关措施出台以便改善?
    于明德:现在一些地方主动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经有很成功的、发人深省的例子。比如广州高州医改经验,高州的财政并未给高州人民医院增加多大的投入,但是他们做得很好。
    另外,陕西神木也搞了一个全民医保,这些成功案例,都需要认真总结、研究。
    此外,主管部门行动慢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比如两个月前,国务院就出台了一个关于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院的文件,但至今配套落实的政策却迟迟未出台,比如参资入股公立医院的资产评估办法,民营医院技术人员的职称,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以后相关的福利待遇、管理办法等都不明确,导致好的政策不能推广、落实。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医改的焦点是公立医院,不谈公立医院,莫谈医改。因为公立医院承担着目前医疗服务的主体地位,其占比超97%以上,公立医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多数人。但到现在迟迟不改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华夏时报》: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谈道,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并涉及包括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工作重点,对此你怎么看?
    于明德:整体来说还是挺好的,对医改做了很具体,很详细的要求。
    但在现实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和广大群众对医改的期望相比依旧相距甚远。
    2009年我们的政府就开始新医改,要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虽然到现在为止,在“保两民”上效果还非常不错,但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却令人很不满意,特别是在造成公立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的体制改革上,未看到明显变化。
    有声音反映说,钱不够、矛盾多、医改是世界性难题等等。但改革本身就是难,谁的钱也不能无限多,只能努力增加,如果永远都说钱不够,那医改是否就不用再进行了?8500亿基本快花完了,却至今未看到医改的前景。
    《华夏时报》:从政策导向看,十二五规划实施等相关政策有意加快和促进医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对资本充足的大型医药企业有益,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却并不利好。与此同时,诸如国药、华润、上药等大型集团纷纷展开跑马圈地的并购态势,对此,你怎么看?
    于明德:我国医药行业近年来每年企业的增长数都是10%以上,现在已有大大小小7300多家企业。
    政策没有利与不利,关键要看企业怎么做。虽然政策层面有意加快医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但并不意味着要排挤掉中小企业。相反,中小企业只要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就可以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而且中小企业也可根据需要联合兼并,优势互补,做强做大。现在很多医药企业联盟就是一种雏形,虽然只是经营上的合作,但再往下走就会走成一个资本联盟,变成一个实体。
    至于国药、华润、上药等大型医药集团的跑马圈地竞赛套路,我并不敢妄加评论。希望并购之后管理能力跟上,并购只是开幕,但我们更希望落幕的时候能更圆满。抬价、超高价、远远超出其真实价值的并购、抢购,忧虑多多。
    《华夏时报》:十二五规划中,医药行业发展有两个主题词:产业升级和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请问这对国企、民营企业来说,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于明德:在产业升级上,我们要注重传统产业的部分提高。传统产业主要指几十年来,在原来精细化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料药工业,以及在原料药工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制剂工业。另外,在药品质量、产品标准上,都需要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而新版药典、新版GMP的实施,也都是向产业升级的迈进。
    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把研究开发重点向生物医药转移,是因为将来生物医药发展的空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医疗模式、新治疗途径,生物医药也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增长点。
    我国是产药大国,化学原料药的总产量,占全球第二位,化学原料药全球贸易额占全球四分之一,然而我们大而不强,因为我们的企业缺乏原创力,更没有支配市场的能力。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