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长期面临着整体过剩的问题,而随着更多的入场者出现,过剩还在加剧。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商业占有面积2平方米,国际只有1.5平方米或是达不到2平方米,我国商业已出现整体过量。”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日前在搜房网主办的2011第六届中国商业地产年会上指出。
有多余就必然有淘汰,去留的关键,取决于商业模式。“随着越来越多‘闯入者’出现,商业地产必将迎来围绕商业模式为主的淘汰整合。”一位商业地产公司负责人日前在2011新浪商业地产穿越峰会上告诉本报记者,住宅向商业地产开发穿越、零售巨头向商业地产穿越、行业资源整合也需跨界穿越,商业地产市场即将迎来一个穿越发展的全新时代,而淘汰也将贯穿其中。
限购令抑制住宅市场的投机投资需求,而商业地产逆市走热。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商业地产成交量大超2009年。2011年,随着写字楼和商铺市场的租金上升和空置率的降低,我国商业地产高速发展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截至目前,“万保招金”及部分港股地产公司均已披露2011年发展计划及行业展望,谨慎扩张土地储备、适度增加商业地产的开发比重成为各大房企今年的主要选择。商业地产成为房地产市场各大房企博弈的新战场。
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商铺成交共计390套,同比增长108.56%,成交面积47274平米,环比上扬28.52%。上海写字楼成交391套、43189平米,分别增长22.19%和54.46%。
危机却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累积。
“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整体是过量的,这是基本前提。矛盾特别突出,好的商业非常的好,比如恒隆,一栋楼包括商场、办公楼税收贡献可以达到20亿,但是有的偏远社区商业仅仅是因为规划硬性的要求导致空置率很高。”陈晟提醒,目前商业地产的投资额已进入高峰期,2011年将累计增长6.4倍。
陈晟认为,我国投资商最大的不足是金融不足,国外是完全的RIET运作,但我国REITS这一块进展非常慢。
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商业地产白皮书》披露,2011商业地产经理人十大预测中,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将呈现供需两旺,但需求增速低于供给增速,空置率将进一步增加。持这一预测的商业地产经理人比例高达71.9%。
同时,住宅市场的限购政策日益升级,在这种市场现状下,商业地产的投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84.2%的商业地产经理人认为,现在调控环境反而会推动商业地产的发展,55.1%的商业地产经理人认为,2011年商业地产整个行业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走势,也有24.9%的经理人认为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问题在于,市场的空间并不完全等于企业的空间和机遇。恰恰是在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入场背景下,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此时面对的不是机遇,而主要是挑战和生存危机。
“商业地产整体过量但优质商业稀缺,开发商亟待模式创新。”陈晟直言,商业地产是全能型的开发商必修课,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重点是找到最适合的开发模式。商业地产的运营仍将以开发商为主导,全托式的商业地产开发时代在长期将会出现。
一位开始进军商业地产的开发商高层不无担忧,“大量投入和建设、供应之后,迟早会迎来市场淘汰整合的阶段,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周期到来之前,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努力不被淘汰。”
在目前国内众多所谓的商业模式中,究竟谁的模式更具价值?上述《中国商业地产白皮书》对2011中国商业地产模式进行了评估,调查涵盖万达、华润、凯德商用等12种商业地产模式,从招商运营能力、商业氛围营造、资产管理能力、项目物业管理及后期运营水平、推广借鉴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评选。
最终,“万达模式”独得四项第一,凯德商用模式则拿下了“招商运营中国商业地产模式评估能力”的第一名。调查结果还显示,项目商业氛围营造方面前三分别是万达模式、新鸿基地产模式,SOHO中国模式和中粮大悦城模式并列第三。从业人员认为万达模式、万豪酒店模式、华润模式等模式在项目物业管理和后期运营工作中领先业内,口碑较好。
但这并非商业地产疯狂背后的最后结论。对“明发广场模式”信心十足的明发集团总裁黄庆祝向本报表示,房地产业内外大量企业对商业地产跃跃欲试,但需要清楚的是,商业地产决不是有钱、能拿到地就可以成功运作的,还需要在团队等方面更专业的配置。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