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店将迎上市潮

2011-05-06 06:18: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在“行业集中”的主题下,医药商业企业正沿着既有的政策路径不遗余力做大做强,连锁药店上市潮也可能很快到来。而随着新医改引发的行业变革,对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观望已久的外资亦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信心。

  业界关注已久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称《规划》)昨日终于出台。

  在“行业集中”的主题下,医药商业企业正沿着既有的政策路径不遗余力做大做强,连锁药店上市潮也可能很快到来。而随着新医改引发的行业变革,对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观望已久的外资亦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信心。

  医药分销火线整合

  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将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有着1.3万家药品批发企业,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商务部昨日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字,我国药品批发前三强仅占全国销售总额的20%,行业平均费用率高达7%左右。

  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相关数据显示,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但美国药品批发企业总共仅有75家,最大的三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德国最大的三家药品批发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70%。

  对于《规划》的出台,广州药业(600332.SH)总经理吴长海认为,该政策会促使医药流通行业产生规模效应,整体提高流通行业的管理水平,而业内竞争也会加剧。

  昨日,国药控股(01099.HK)总经理魏玉林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医药市场过去十年都以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在成长,现在行业太分散,“整合是必须的结构调整;另外市场容量在增长,用药水平在提高,用药结构也在改变,对于大企业来说,基本上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魏玉林认为,在“十二五”末,医药流通前三强的市场份额有望上升至40%。

  按照原来内部征求意见的《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培育1~2家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大型商业企业,而正式公布却变成了1~3家。业界认为,这可能是为另一央企华润集团准备的。

  记者注意到,华润医药旗下主要控股有安徽华源医药股份公司与北京医药股份两家商业企业,去年又通过并购多家区域性商业企业,其去年医药流通业务总规模实际上已经超过民营企业九州通(600998.SH)。

  如果猜测成真,医药流通前三强将全部为国企。因此,业内有观点认为,国企在医药流通整合中占据绝对优势之下,如九州通这样的民企扩张将遇到不小困难。

  连锁药店上市潮将来临

  《规划》的另一亮点是对药品零售业也进行了规划:到2015年,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而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下辖门店13.5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38.8万多家。

  连锁企业门店数占零售门店总数的1/3,百强连锁企业销售额占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39%;但是,零售前三强仅占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20%,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5.6%。

  随着新政的发布,药品零售业的整合高峰也将来临。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零售连锁企业超过10家,如国大药房、深圳一致药业、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九州通医药连锁、桐君阁大药房等。

  魏玉林亦提到,在国药控股的零售业务板块,将以国大药房为主体进行横向并购。记者获悉,去年以来,国大药房高层在广东、福建等地区频频接触当地大型连锁药店,例如在广东,就与广东排名前五的肇庆民康大药房连锁在洽谈收购,有可能于近期公布。

  九州通副总裁刘兆年则表示,相比医药分销的并购,连锁药店业的并购风险比较小,因此九州通接下来会在连锁药店业领域进行一些并购,“药品零售业集中度的提高需要相应的配送体系配套,不然成本就会很高。”

  另外,有市场人士分析,连锁药店业的上市潮即将来临,目前已经有10家大药房得到风投注资。而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也曾在今年初向媒体透露,老百姓大药房计划明年上市。

  记者注意到,目前连锁药店业仅有一家单独上市公司,即2007年11月于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海王星辰(NPD.NYSE)。

  外资进入提速?

  另外,《规划》还提到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投资结构,吸引境外药品流通企业按照有关政策扩大在境内投资,参与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拓展分销业务。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医药流通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外企可在华从事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零售及售后服务在内的所有经营活动。但在这开放的7个年头里,外资进入中国医药流通业都比较谨慎。

  中美史克原总经理杨伟强指出,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医药流通集中度太低、利润率太低所致。而刘兆年则认为,目前在商务部的境外资本投资产业目录中,医药流通仍属于“限制类”,这一定程度阻碍了外资进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

  去年12月,美国第二大医药流通巨头卡地纳健康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永裕医药,这是近期外资涉足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的最新案例。

  而外资投资商占有国内医药商业公司股权比例最大的也只有英国联合博姿,其与广药集团各占广州市医药公司50%的股份,除此之外,占比都比较小。

  杨伟强认为,随着整合的提速,对于优质商业公司,外企也会适时出手,而且与本土企业相比其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更为明显。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