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恋新”已成往事 破发潮里的机构反思

2011-10-15 00:48:32 |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在创业板上市之初,动辄120家机构联手“打新”一只创业板的热闹场面,如今已很难再现。

  

  因为创业板过高发行市盈率,机构对创业板的“打新”热情一直不高,即使参与其中,也是有选择性的,这些选择包括个股以及时间段。

  10月12日,联建光电(300269)和中威电子(300270)联手登陆创业板,但是记者查阅之前两只股票的网下机构打新情况发现,联建光电和中威电子分别仅有4家机构获配。

  在创业板上市之初,动辄120家机构联手“打新”一只创业板的热闹场面,在如今低迷的市场背景下已经很难再现。

  机构弱市打新谨慎

  自2009年10月至今,创业板总共发行了618582万股,其中网下配售给机构的有123387万股,占比约20%左右。

  根据联建光电的网下配售结果显示,在初步询价中申报价格不低于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的股票配售对象共有22家,但是最终获配的机构仅有4家。同样,在中威电子的网下配售公告中,初步询价期间的42家机构最终也仅有4家获配。

  “现在机构打新创业板已经很谨慎了,基金已经很少参与。”上海一位基金经理日前告诉记者,在2009年10月,创业板作为新生事物,首次申购颇受市场关注,“这里面有个炒新的热情,但是越来越多之后,加之行情不好,机构也不愿意被锁三个月。”

  上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机构“打新”和市场走势有很大关系,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机构打新的热情也会随之降低。

  经过近10个月的持续震荡盘跌,已上市的269家创业板个股静态市盈率已从年初80倍的高位滑落至10月13日收盘时的41倍,整体估值已基本打了对折,并逼近在今年6月创出的40.44倍的历史低点。

  2011年3季度打新最大获益者非获配冠昊生物(300238)的机构莫属,每股18.2元的发行价和10月13日收盘价58.19元相比,已经上涨了219%,每股上涨39.99元。对于分别获配75万股的广发集合理财计划3号、中原证券自营账号、华夏策略基金和国都证券自营账户来说,账面分别浮盈2999.25万元。

  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随着市场走势再度下探,市场寻求热炒之风会再度掀起。“因此,从新股申购到上市后操作的机会逐渐增大,机构四季度可能会加强创业板的打新。”

  “打新”热情跌入冰谷

  记者发现,机构投资者在参与首批创业板打新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倾向性,在部分新股少人问津的同时,个别新股却因为得到机构的热捧甚至出现了网下中签率低于网上的罕见现象。

  2010年9月末,28家创业板公司的网下申购数据显示,有4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00多只基金参与了打新。按新股网下认购倍数粗略估算,基金共动用1097亿元资金参与创业板打新,最终有10.7亿元资金获新股配售权。28只新股的申购中,基金对每只股票都有参与。

  由于第一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集体高开高走,45家基金公司扎堆打新,收益可观。因此,当创业板第二批8只新股网下配售的时候,更是吸引了305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配售。

  但是2010年11月,创业板IPO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99.81倍的峰值之后开始下滑,2011年6月至降至27.2倍。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自诞生以来就以高市盈率为标签的创业板,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出现了冲高回落态势,背后就是机构打新热情的降温。

  随着近期创业板指数不断创出阶段调整新低,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打新热情迅速降至冰点,推动中小盘新股中签率节节攀升。

  2011年6月27日,东宝生物(300239)发行时曾创下多项纪录:9元的发行价是创业板新股的最低发行价,也是唯一发行价低于10元的创业板新股;东宝生物还是创业板史上首发融资规模最小的新股,募资额仅为1.71亿元,还不到1.84亿元的拟募集资金,成为创业板史上首家募资额不足的新股。

  经过2011年创业板新股“破发潮”的洗礼,机构对新股已日趋理性,那种打新就是无风险套利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从侧面来看,创业板市盈率以及新股价格大幅下降,也是机构”打新股“趋于理性的表现之一。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