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大王”突裁员疑为工厂内迁做准备

2011-11-09 02:03:02 | 作者: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编者按】东莞“鞋大王”突裁员疑为工厂内迁做准备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曾撑起广东“世界工厂”地位的制造业,如今面临着严峻考验。

    最近,拥有“制造业富士康”之称的台湾宝成集团,其裁员风波似乎表明曾充满活力的珠三角“三来一补”,入秋已久。据悉,被裁的这18人基本为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层干部。

    裕成制鞋厂厂长曾锦昌昨天(11月8日)证实了裁员的消息,裁员原因为“订单萎缩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转型谈了多年,难以计算的中小型制造业仍苦守在这片曾经的“淘金地”,以待撑过又一个寒冬。而一些有能力“逐成本而居”者(如宝成集团),在开辟新领地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被裁18人基本为中层干部

    “16年零5个月。”问起工龄,在宝成集团旗下东莞黄江裕成制鞋厂工作多年的刘羽(化名)感慨。

    不久前,这个终于熬到中层的湖南人和其他17名工友突然接到工厂的裁员通知。“那天主要台湾干部高层都有到,但没有说话。公司法人代表宣读劳动合同解除公告,上面写了我们18个人的名字。”40岁的刘羽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诉说了上个月27日的经历。

    东莞黄江裕成制鞋厂所在的台湾宝成集团,是珠三角早期“三来一补”企业的典型。这家成立40余年的台湾制鞋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追逐低廉生产环境,将工厂开到大陆。据悉,宝成集团目前在珠三角的珠海、东莞、中山和河源均设有厂。

    在进入珠三角的20年中,广东“世界工厂”地位迅速确立,而宝成集团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及休闲鞋制造商,鞋类年产量超过2.5亿双,以批发价格计算,约占全球运动鞋及休闲鞋市场的20%。

    随着珠三角制造业倒闭危机加剧,宝成集团最近因为其东莞黄江裕成制鞋厂突击裁员而掀起风波。相对庞大的宝成,这次裁员并不算多:18人。不过,这18人却基本为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层干部。

    对于裁员原因,正如刘羽所接到的通知“订单萎缩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对于具体情况,曾锦昌不愿细说,他表示目前被裁工人与集团正在进行协商,他在其中担任的职责是传达集团的决定。

    宝成集团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尽管该集团今年前三季合并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但受到汇率波动、人工成本及原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合并营业毛利及合并营业净利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7.7%和14.6%,分别达新台币358.03亿元和94.97亿元。

裁员风波缘起“腾笼换鸟”?

    由于欧债危机、北非和中东动荡以及内地各类成本的上涨,今年外贸鞋代工行业空前困难。

    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一开始就是“逐成本而居”。上世纪80年代末,为分散生产基地及利用海外地区比较低廉的生产环境,宝成通过转投资之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元集团”),陆续到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地设厂。

    而裕元集团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大中华地区鞋类制造业务占集团营业额的比例已经达到71.1%。同时,该集团现已在大陆以及其他地区设立新生产设施。

    广东省地方政府近两年提出“腾笼换鸟”,部分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粤北、江西等地迁移。

    刘羽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其所知,此前其工厂已经有不少订单转移到宝成江西工厂生产,他怀疑自己和工友被裁或与宝成的业务转移有关。而工厂目前调动也显得非常频繁,在被裁前,他今年就被调动了3次。据了解,宝成集团目前在江西设有5个工厂。

    不过,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认为,有些便宜的订单转移到江西很正常,“宝成现在在中山、珠海等地的工厂还在,规模都差不多”。

    李鹏认为,目前珠三角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因素均已消失,而产业本身就产能过剩,因此在今年新一轮的内忧外患下质量、资金、管理、客户等竞争力都不好的企业就很难支持下去。

    但在珠三角制造业奋斗了多年的刘羽眼前则不得不被迫考虑自己的后路。“未来的路到时候再看了,因为我现在都40岁了。”老婆、孩子都在广东,对于离开宝成后的计划刘羽显得很纠结,“现在想起来如果再进工厂都会觉得恐惧,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工厂都还是靠不住。”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