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紧箍咒” 7券商IPO过会率不“达标”

2011-12-02 00:20:59 |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仅以平安证券为例,自去年上半年至今,在平安证券担任保荐人的拟上市企业中,申请撤回IPO申请的公司就超过了十家。

  

  作为国金证券(600109.SH)投行部的一位资深保荐代表,余月民(化名)11月30日对本报记者直言,IPO的冬天已经来临。他们已切身感受到了IPO的阵阵寒意。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IPO过会率是直线下降。”余月民称。“现在好的投行项目很难找,项目周期也已大大延长。如今,从项目接触到进行尽职调研,再到决定项目是否立项的时间就至少要花三个月时间。”

  而本报记者最新获悉的信息也表明,针对近期上市保荐书中将保荐对象张冠李戴、上市公告书出现明显遗漏、提交巨潮网的发行上市披露文件版本错误等情况,深交所已采取了向相关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出监管函、上报证监会等措施,并于11月29日正式下发了切实履行保荐职责提高发行上市工作质量的提示。

  “这等于是给券商保荐人员又戴了一个‘紧箍咒’。”余月民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进入11月以来,IPO过会率陡然降至70%以下,其中华泰联合保荐4家闯关3家遭否。而今年前11个月IPO过会率为76.72%,海通证券(600837.SH)、招商证券(600999.SH)等7家券商保荐IPO过会率未能达到平均水平。

  撤回IPO申请数量激增

  深交所提出,保荐机构应当建立报送、上传文件双人复核制度,确保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确保提交深交所的书面文件与对外披露的文件一致。同时,保荐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内部问责机制,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进行责任追究。

  “截至目前,包括深交所在内的监管层已加大了IPO市场的监管力度。实际上,就IPO申请而言,如果算上拟上市企业IPO申请被劝退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拟上市企业在内,那么,IPO申请的过会率就要大打折扣。”余月民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调查表明,仅以平安证券为例,自去年上半年至今,在平安证券担任保荐人的拟上市企业中,申请撤回IPO申请的公司就超过了十家。其中,仅今年以来IPO申请撤回的拟上市企业就有8家。

  其中,泰昆集团和恒信玺利两家公司均为今年9月申请撤回的公司。而先锋医药在首次申报创业板,后撤回;而二次申报中小板之后,同样今年7月6日又遭遇撤回的命运。

  上市券商过会率分化

  对于券商而言,IPO过会率下降意味着很多工作将白费功夫。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累计有305家拟上市企业提交了IPO首发申请。其中,234家公司获准通过,占比76.72%;63家公司被否,占比20.66%;包括暂缓表决等在内的公司共有8家,占比2.62%。

  有的券商屡次闯关失败。比如,德邦证券、金元证券以及合资券商财富里昂在内的三家小型券商是零通过率。

  其中,德邦证券主承销的四川创意信息和佛山市燃气集团首发均未获通过;金元证券担任保荐人的诚达药业和山东舒朗服装IPO申请也双双被否;财富里昂今年唯一一单IPO项目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于今年9月5日遭发审委否决。

  从券商保荐IPO数量来看,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各以33家拟上市企业上会位居列第一。但国信证券IPO过会率未能达到平均水平,仅为75.76%。

  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600030.SH)和广发证券(000776.SZ)分别以100%和81.82%的通过率位居前二位,领先整个上市券板块。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有8家和11家公司IPO申请上会,最终分别有8家和9家公司获批。

  “公司项目运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参与,以避免信息过分集中在某个业务人员手中,也保证了公司对项目情况有个基本把握,如果保代执业水准较低,公司也能很快发现并且纠正。”对此,广发证券投行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有较明确的线索表明企业欺诈风险很高时,即便是企业的其他指标再好,我们也将主动选择放弃。”该负责人强调。

  但多家上市券商的IPO过会率并不如意。

  今年以来,包括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601377.SH)、光大证券(601788.SH)、宏源证券(000562.SZ)、长江证券(000783.SZ)、西南证券(600369.SH)在内的7家上市券商,其IPO过会率均要低于今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6.47%、75.00%、75.00%、66.67%、66.67%、66.67%、60.00%。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