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语电影业堪称绝对“大腕”的华谊兄弟,在股票市场却遭遇了众多“大腕”的集体减持。冯小刚、张纪中....一干艺人在华谊兄弟原始股解禁后,纷纷选择减持套现。
华语电影业堪称绝对“大腕”的华谊兄弟,在股票市场却遭遇了众多“大腕”的集体减持。冯小刚、张纪中....一干艺人在华谊兄弟原始股解禁后,纷纷选择减持套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财务总监徐佳不但与大腕明星一起加入了减持阵营,而且在连续减持公司股份后,近日突然宣告辞职。12月14日,记者多次拨叫公司董秘兼代理财务总监胡明手机,试图求证徐佳离职对公司带来影响,但均未获成功。
在众多影业巨头厉兵秣马备战贺岁黄金档的时候,华谊兄弟给资本市场奉献的却是一幕兄弟分道扬镳的悲情戏。
财务总监带头套现
从金牌导演冯小刚、张纪中,到分众传媒总裁江南春,以至于互联网巨头马云,在华谊兄弟限售股解禁后,无一例外的选择大比例减持。
华谊兄弟三季报显示,马云、张纪中、江南春已经从华谊兄弟前十大股东名单中退出。而马云的操作则更为干脆,限售股解禁一笔抛售一笔。按照马云自己的解释,“套现华谊兄弟是为了改善个人生活。”
在众多艺人、创业股东纷纷减持华谊兄弟的同时,公司财务总监徐佳也加入了减持的队伍。11月9日,徐佳通过连续竞价交易减持华谊兄弟4.5万股。12月1日,公司财务总监徐佳突然宣布辞职的一纸公告,更是将华谊兄弟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核心成员,财务总监不但掌握着上市公司的准确财务数据,也对公司发展战略了如指掌。如果说众多大牌艺人的集体减持是出于个人利益进行的套现行为,那么财务总监徐佳的辞职则尤其耐人寻味。
一位长期跟踪华谊兄弟的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说,“徐佳辞职是准备去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做董秘,按照职位排序来讲,徐佳从财务总监变为董秘,是升职了!”
然而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徐薇(化名)则向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所有核心数据、财务状况、战略发展方向,对竞争对手来说都属于核心机密,徐佳如果跨行业转投其他企业就职还算说得过去。但如果真是被华谊兄弟的竞争对手挖去,那么对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
徐薇称,“徐佳持有华谊兄弟的股份本来就不多,也就是几十万股。在公开渠道,今年一共减持了3次。徐佳辞职,也可能是在为全面套现股份做准备。”
按照华谊兄弟的人事安排,徐佳辞职后由公司董秘胡明代理财务总监一职。记者注意到,徐佳于11月4日抛售华谊兄弟股份2.2万股,当天胡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华谊兄弟高达32.4万股。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11月4日,徐佳的减持均价约为17.97元,胡明的减持均价为17.86元。截至目前,华谊兄弟股价已较减持价格下跌超过10%,两位高管减持操作之精准堪称炒股高手。
大牌流失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众多原始股股东大比例减持华谊兄弟的背后,是公司业绩的明显下滑。华谊兄弟今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55%,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2%。其中,电影业务的大幅滑坡是拉低华谊兄弟业绩的最直接因素。
去年凭借一部《唐山大地震》,华谊兄弟打造出了全球华语界最卖座的电影,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近1个亿的收益。然而,今年以来,靠电影起家的华谊兄弟却在电影市场异常低调。其在年内推出的《狄仁杰》、《全球热恋》等影片虽然口碑不错,但为华谊兄弟带来的收益却相当有限。
以《全球热恋》为例,前作《全城热恋》票房超过1亿,而续作的票房不及前作的2/3。
目前,张艺谋带着他的《金陵十三钗》强攻圣诞贺岁档,众多进口大片也蜂拥而至。华谊兄弟却似乎放弃了贺岁档,整个12月至明年1月春节前黄金档期几乎没有实力作品推出。
徐薇向记者表示,“华谊兄弟看点主要在明年,《画皮2》、《1942》等影片有望为华谊兄弟打一个翻身仗,尤其是冯小刚导演的《1942》,凭借冯导的业界领导力和超高人气,《1942》完全可以比肩《唐山大地震》。”
实际上,冯氏电影独撑了华谊兄弟的半壁江山。从早期贺岁档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手机》、《天下无贼》,到近年来推出的《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有了冯小刚,才成就了华谊兄弟在华语电影领域的领袖地位。
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给记者做了一个比喻,“从宽泛的角度讲,华谊兄弟也属于产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华谊兄弟制造的产品销售给大众,贴上冯小刚的标签,价格立马能成倍的放大。就像酿酒行业,你说2000块钱一瓶的茅台,和5块钱一瓶的杂牌酒味道能有多大区别,但贴上茅台的标签,价钱再高也有人买账。”
值得关注的是,在华谊兄弟创业板挂牌前后,范冰冰、黄晓明、周迅、李冰冰、林心如等超一线大牌明星均相继离开转投别家。实际上目前华谊兄弟旗下的一线明星数量有限,相对而言,头牌名导冯小刚在公司地位越发重要。
“大牌明星的离去,从财务的角度也应该属于公司固定资产的流失。”徐薇对记者说,“范冰冰、黄晓明、周迅等明星在严格意义上应属于公司的固定资产,明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应该作价,并计入上市公司财报。但从现行财务制度角度,实现起来没有可能。”
激进融资背后的资金隐忧
在一些跟踪华谊兄弟的券商研究员看来,华谊兄弟对旗下大牌明星的流失似乎并不看重,打造新媒体全产业链才是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高辉对记者表示,“以往公司靠明星战略起家,对明星战略的弊端认识也非常清晰。放弃明星战略,打造全产业链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所在。”
“公司登陆创业板后,完成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先是与腾讯搭建了战略合作关系,之后又与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合资进军网游领域,又引入海外资本筹建合资影业公司。”高辉说。
而在公司倾力打造新媒体全产业链条的背后,是资金面的巨大压力。
今年三月,在公司业绩年度说明会上,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公开宣称,“公司短期没有再融资的愿望,华谊的现金流不错,而且今年上半年是电视剧产品为主,电视剧产品现金流回收迅速和清晰。马上再增发目前没有考虑。”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了一个月,华谊兄弟就公告,接到股东王忠军的通知。王忠军将其持有的公司限售流通股5200万股质押给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占王忠军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32.9%,占公司总股本的8.6%。
按照业内通常的做法,质押上市公司股份进行融资,会以签署协议前2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价的平均价格为基数,计算出质押股份的总市值,之后信托公司再打折向质押方提供资金。
资深信托人士刘擎对记者透露,“信托股权质押操作,一些基本面突出的公司比如银行类股票融资金额可以达到市值的5-6折,而质地一般的上市公司股份则可能达到三折甚至更低。”
“信托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非常高,年化利息要远远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一般利息都要超过10%,除非资金需求异常迫切,股权持有方才会采用股权信托融资。”刘擎进一步对记者解释。
此外,公司公告的发债计划,也显示华谊兄弟对于资金需求的饥渴。11月22日,公司公告2011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发行总金额3亿元,年息高达8%。
与高息发债相比,低成本的股权融资才可能是华谊兄弟更为需要的。
按照公司招股说明书提示,“是否能够建立包括股权融资在内的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影响公司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说,“华谊兄弟连续两年进行大比例分红送配,一方面通过股本扩张稳定了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在吸引机构投资者驻扎其中,为将来实施定向增发做准备。增发新股显然比银行发债成本低廉的多。”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