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手不松口 外资上市渐变

2011-12-23 23:56:16 |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尽管国际板推出仍未有时间表,但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的突破早已静水流深。

  

  尽管国际板推出仍未有时间表,但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的突破早已静水流深。

  根据证监会披露,主板发审委于12月23日审核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环旭电子)的首发申请。

  招股书表明,环旭电子是一家“血统纯正”的外资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为新加坡籍的张虔生和台湾籍的张洪本兄弟,持有环旭电子发行前100%的股份。即便按拟公开发行10680万股,张氏兄弟依然间接控制发行后环旭电子89.44%的股份,仍保持绝对控股。

  环旭电子并非孤例,此前,骆驼股份(601311.SH)、光迅科技(002281.SZ)、启明星辰(002439.SZ)等外商投资企业,已经以多种形式在A股市场实现了外资“桎梏”的突围。

  纯外资A股尝试闯关

  在国际板推出甚嚣尘上和众多中概股跃跃欲试回归A股之际,环旭电子闯关A股IPO的运作模式,显然具有首吃螃蟹式的样本意义。

  根据招股书,环旭电子发行前仅有两家股东,分别是:注册于香港的环诚科技,所持99%股权为外资股;注册在上海的日月光半导体,所持1%为法人股。而环诚科技和日月光半导体,皆是台湾上市公司日月光(2311.TW)间接控股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分别担任日月光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张虔生、张洪本兄弟二人。

  环旭电子前身环旭有限成立于2003年1月2日,由日月光子公司RTH公司以美元现汇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即使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后,性质依然是外商全资。

  环旭电子外资氛围浓厚还在于,绝大多数公司高层均来自中国大陆地区之外。

  环旭电子招股书显示,除了9名董事中2名独立董事来自中国大陆,包括全部3名监事会成员、9名高级管理人员皆为中国大陆地区之外人员。

  在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布方面,环旭电子的外向程度同样明显。

  截至2011年上半年,环旭电子净资产在中国大陆地区为260062.7万元,中国台湾地区2259.6万元,墨西哥15773万元,其他国家和地区10313.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中国大陆地区占比仅为5.1%,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占比却高达94.9%。

  而环旭电子旗下11家子公司中,只有4家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其余7家都是注册于中国大陆地区之外。

  环旭电子的样本意义在于,尽管合资企业几乎与内资企业同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但此前的A股IPO,能够拿到IPO“通行证”的几乎清一色是中外合资企业。在众多外资上市公司中,只有1993年6月30日上市的闽灿坤B(200512),其上市时所有发起人均为外方投资者,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外商独资企业上市的先河。

  然而,“空前”的闽灿坤B并无后来者,这种带有明显破例痕迹的做法,在政策层面亦无范例式的突破意义。

  不过,在环旭电子之前,由外商独资企业改制而来的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依顿电子),曾在2011年2月冲刺A股IPO,但临上会前,证监会却取消了对其的审核。

  而依顿电子招股书显示,公司改制后,注册在萨摩亚国的依顿投资拥有98%股份,实际控制人李永强、李永胜、李铭浚均是加拿大国籍,并拥有香港永久居住权,另两家股东中科龙盛创投和中科宏易创投,合计持股2%。

  依顿电子突然被取消审核后,据市场人士分析,原因在于其类红筹架构存在的瑕疵。但有投行人士认为,既然发审委已经安排了依顿电子的审核会议,证明其之前已经通过了预审,从以往例子看,应该是预披露后遭到举报所致,与其类红筹架构关联性不大。

  实际约束力渐隐

  外资企业要实现在A股IPO,有着诸多政策限制和障碍,但相关领域的瓶颈,在已有前例的条件下,已不存在天堑问题。

  例如,设立于1994年的骆驼股份,原为纯内资企业,2010年1月12日,公司增资扩股后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

  是次增资扩股,骆驼股份引进两家外资股东奇力资本和瑞盛能源,分持16.25% 与1.33%外资股。至A股IPO前,这两家外资股东的持股通过转让,其比例变为13.1%和1.08%上市后,其持股比例稀释至10.51%与0.86%。

  对比有关规定发现,无论是骆驼股份由纯内资变成外商投资企业及变更时间,还是其外资持股比例的变化,都是对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政策的破茧。

  根据证监会、外经贸部2001年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首发上市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应符合申请上市前三年均已通过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上市发行股票后其外资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等条件。

  此外,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发行股票后外资比例低于总股本25%的,应缴回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按规定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可是,骆驼股份2010年1月引进外资并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2011年6月2日就实现上市,一举突破了三年联合年检、低于总股本25%的红线。

  而上市后外资股占比不低于10%的规定,早在2009年8月光迅科技上市时就被超越。

  成立于2000年10月的光迅科技,2004年8月20日被商务部批复变更为外资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光迅科技的外资股只占总股本的4.8%,上市后稀释至3.6%。

  事实上,类似骆驼股份和光迅科技情况的外商投资上市公司,还有启明星辰、中捷股份(002021.SZ)、景兴纸业(002067.SZ)、三花股份(002050.SZ)等。

  由于此类例子甚多,市场倾向认为,这种所谓“违规”已不具有实际约束力。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均表示,随着A股全流通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上述规定已经不再实际执行,在IPO的实践中也不受制于此。

  不过,有投行人士认为,虽然外资企业在A股IPO的政策限制越来越少,但其所面临的技术性障碍却不容忽视,主要是拟上市公司的完整性、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鲜明的例子是,环旭电子在申请A股IPO之前,已经进行了两次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将遍布国内外的相关资产和业务统一合并到环旭电子之中。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