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张继光 北京报道
辞旧迎新,2012年的春耕季节在一步步逼近,这预示着钾肥市场的旺季也将随之而来,但是本应早就该来临的国际钾肥大谈判却还迟迟未动。“尚未听说钾肥谈判开始的消息。”记者从中化集团多位人士那里了解到,国际钾肥价格过高是钾肥谈判的最大阻力。
高价拖累谈判
目前的国际钾肥谈判跟历年的铁矿石谈判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国际大贸易商垄断着贸易市场,国内企业自给过少而不得不从他们手中进口。所不同的只是铁矿石谈判的代表为宝钢集团,与之相对应的中化集团旗下中化化肥则是国内钾肥谈判的领头羊。
对于进口占比最大的中化集团来说,2005年以来一直主导着跟国际钾肥贸易商代表BPC(白俄罗斯钾肥公司)一年一度的价格谈判,而谈判产生的合同价也将成为其他国际钾肥公司对中国的出口报价。
按照惯例,中化集团与BPC的谈判在12月份开始,而目前为止仍未有开始谈判的迹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前BPC与印度以530美元/吨的价格签署了2012年第一季度的合同,而BPC也公开宣称与中国的谈判价格将不会低于印度的报价,这便让国内进口企业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此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明伟公开宣称,如果进口价过高企业将面临亏损,530美元的高价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
两家公司这种公开式的“接触”似乎也在暗示着今年的钾肥谈判或许异常的困难。
中化化肥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进口钾肥价格过高,那么就会提升公司化肥产品的成本,若按照530美元的价格公司将有亏损的危险。
2008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钾肥谈判的价格一跃升至625美元/吨,但带来的后果则是中化化肥年度亏损额高达14.4亿元。
生意社分析师张明告诉记者,由于2012年国内对钾肥的需求较大,并且目前国内钾肥库存已经不到100万吨,若谈判一直拖下去将会影响到春耕,照目前情况来看,国际钾肥谈判最多将拖到3月份。
加紧改变供给渠道
虽然国内钾肥市场的淡季已经接近尾声,国际钾肥谈判也一直影响着国内市场的动向,但是目前国内钾肥自给率已经有所提高。
据张明介绍,如今我国钾肥供给渠道有所改变,除了跟BPC那些国际钾肥贸易商谈判进口以外,中国也会通过边贸组织来购买钾肥。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钾肥自给率已经达到30%-40%,若按此计算,2013年以后,国内钾肥自给率将达到80%-90%,中国也将会由钾肥进口国转变成钾肥出口国。“十二五”化肥工业规划里也曾提到,到2015年,我国钾肥行业的产能目标为450万吨。而这个数字也足以确保国内市场的供应。
不仅如此,新疆国土资源厅日前披露,由新疆厅上报的新建哈密至罗布泊铁路工程等6个重大项目用地已一次性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这条影响罗布泊钾肥外运的关键通道有望打通,对中国提高钾肥自给能力和谈判话语权也不无助力。
记者从一些钾肥生产企业了解到,目前投放在国外的钾肥生产项目也已相继开工,以四川开元集团在老挝的项目为例,其一期工程也将在2012年投产。
除此之外,中化化肥钾肥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强也表示,目前最主要的是建立储备机制,可以实现“淡季储备、旺季调节”的调控,能平抑国内价格的大幅波动,也能增强钾肥进口谈判的话语权。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受到国际钾肥贸易商的牵制,而国际钾肥谈判也一直影响着国内钾肥市场的走势,但随着国内钾肥自给率的不断提高,国内钾肥市场或许会先于钢铁行业走出国际谈判的“怪圈”。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