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尽管在移动领域,阿里巴巴今年已拿下新浪微博、高德等众多项目,但马云仍然很急。如何止住腾讯微信在O2O和移动支付上对阿里的冲击,俨
尽管在移动领域,阿里巴巴今年已拿下新浪微博、高德等众多项目,但马云仍然很急。如何止住腾讯微信在O2O和移动支付上对阿里的冲击,俨然成为整个阿里巴巴最严峻的话题。
如果无法有效阻击,阿里巴巴可能明年IPO的市值也将受到影响。
日前,国内移动平台统计分析工具友盟宣布其接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一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了该消息,但未披露相关的收购价格。有坊间传闻指出,收购价格可能在7000万~8500万美元区间。
收购友盟只是阿里巴巴今年移动收购战略的一个小动作。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连续战略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软件,两笔投资合计资金达8.8亿美元。这也是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巨头并购“厮杀”中仅次于百度的大手笔运作。
为何大并购频出?
今年上半年,除阿里巴巴总投入仅10亿美元用于并购之外,百度也斥资约30亿美元用于对国内应用分发渠道91助手和视频客户端应用PPS的收购。
为何今年成为国内互联网业界的“大并购年”?百度投资部总监汤和松对记者表示,一是,任何行业发展到中后期,相当于漏斗收敛的阶段,一定会出现大的战略并购。理由是:早期,万马齐喑,不会有并购发生;晚期,格局稳定,已无并购标的和需求。而PC互联网已到中后期,适合并购的阶段。二是,当新的产业形态出来的时候,那些处于发展中后期的大户人家,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内部力量进行二次加速,另一方面也会充分发挥自己钱罐子的作用进行战略举动。而移动互联网正是产业新的形态。
汤和松表示,百度的投资逻辑围绕三部分,一是核心业务,二是产业链上下游,三是外围潜在业务互补对象。
阿里巴巴在今年上半年除战略入股新浪微博、高德软件外,投资项目还包括友盟、陌陌,对UC浏览器的增持,以及旅游社区穷游网、音乐社区虾米网、旅游移动APP在路上等。梳理来看,阿里的投资动作主要围绕产业链纵轴来展开。在地图、开发者数据、平台入口、移动社交和O2O领域均有涉及。
移动威胁与阿里的三张牌
汤和松表示,通常战略投资者在做出一项投资决策前,会先问自己为什么要收购?是要技术,要产品,要渠道,要用户,还是要加强竞争壁垒,以及选择怎样的战略切入点?
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除了已布局的移动生态之外,眼下显然最重要的是在移动社交领域的资源补充。
彭蕾此前曾对本报记者表示,阿里巴巴为何要在移动社交领域展开大举动投入?因为已经感受到了腾讯未来在移动O2O和移动支付领域所能给阿里巴巴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个威胁已在几日前腾讯总裁刘炽平的发言文章中感受出来。而阿里巴巴核心高管对此也感到万分焦虑。
焦虑在哪?微信平台已积累了大量公众号和服务号,一个形象的例子是,未来用户通过一家线下商场店铺的公众号用语音表达自己想要的商品,并通过微信支付,商场收到信息后直接上门配送。而在这整个交易链条当中,天猫或淘宝的平台已在微信构建的交易闭环之外。
这当然是一个较为极端的假设。但作为阿里巴巴来说,移动战略必须提速。今年“双11”,天猫平台的交易额已达350亿元,京东为35亿元,腾讯电商(易迅+QQ网购+微信闪购)则接近10亿元。可以说,在PC端电商领域,天猫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在整个零售领域,天猫乃至整个阿里巴巴的交易额仍只占3.5%。这意味着,国内电商的战场远远没有结束,而移动、线下领域,才是更重要的金矿。
要渗透线下,布局O2O,就得先有移动入口级产品。而阿里巴巴在电商业务上的流量平台模式,也导致其业务较京东来说,更易受移动流量的影响。而目前,微信已为腾讯拿到了一张移动“船票”。在这个意义之上,在PC端远不及阿里的腾讯也极有可能借助移动渠道,来打破阿里在整个电商上的格局。
那么,阿里巴巴会如何应对呢?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阿里要完成对腾讯在移动领域的阻击,仍有三张牌。
一方面,阿里通过“来往”来正面阻击微信,采取相近的模式,但付出更高的成本来拖住微信。
另一方面,阿里通过“支付宝钱包”从移动支付的角度来进行切入移动领域。可以看到的是,支付宝钱包正在逐步淡化其支付的工具属性,不断扩充开放平台生态,接入本地商户服务,并开放数字媒体类公众号,也极有可能接入手游。这一目的在于通过平台化措施来将其产品黏性化、生活化。而其优势在于支付产品的用户特质决定了其付费转化率要比一般的设计产品高,这也是吸引商户入驻的主要原因。
其三,阿里巴巴仍可以通过收购策略来整合移动资源。目前在移动领域,大众点评、赶集网、豌豆荚,仍然没有被BAT(百度、阿里、腾讯)控股。大众点评在O2O业务上具有市场优势,赶集网有较多的线下商户资源,豌豆荚在应用分发能力上不输于91。这些潜在的收购对象,经过资源整合以及和阿里自身移动产品的资源导入,都有可能发挥阿里在移动领域的协同作用。
那么,三张牌之后,阿里能否在移动领域顶住压力呢?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