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为用户提供电子支付的账户服务 文 陈敏 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口袋里揣着手机,就可以坐公交、乘地铁,可以
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为用户提供电子支付的账户服务
文/陈敏
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口袋里揣着手机,就可以坐公交、乘地铁,可以在便利店、超市、商场刷卡购物,甚至还可以在办公区刷门禁……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们已经畅想了好多年。
昨天,中国电信联合国内多家银行宣布,从12月23日起,持有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用户,可在中国电信营业厅免费更换一张支持NFC的手机卡,开通手机钱包业务,把钱包里的银行卡、公交卡统统“装进”手机,在手机里实现各类卡片的支付功能。
实际上,这并不是国内运营商进军手机支付领域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或多或少地涉足手机支付领域,并在部分省市试点推出了“手机一卡通”、“手机钱包”等业务。但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畅想的那个“随处刷手机”的酷毙了的镜头,一直没有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手机支付的发展脚步?Strategy Analytics移动互联网战略总监Nitesh Patel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消费者习惯使用现金和银行卡进行支付,由于缺乏向移动支付转变的真正激励因素,消费者乐于继续使用传统的支付工具。”
“对‘消费者在店内通过手机进行支付’这一市场会迅速腾飞的期待,有些不切实际。”Nitesh Patel认为,培育市场需要时间。据Strategy Analytics的保守估计,到2013年底,中国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市场规模低于70万美元,预计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接近2.2亿美元。
运营商介入已久
虽然目前中国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并不大,但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手机时刻不离身”,外出时更是越发依赖手机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手机支付带来的好处是便利性——外出购物不用携带银行卡和钱包了。”Nitesh Patel认为,在这种趋势之下,移动运营商也希望能够在手机支付领域分得一杯羹。
从全球来看,运营商介入手机支付领域已经超过十年,在中国,运营商在多年前也已经开始涉足手机支付领域,但直到最近一年,这项业务才开始逐渐走上正轨。
运营商做手机支付,有哪些优势和短板?优势应该怎么发挥,短板应该怎么补?
“在手机支付领域,运营商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硬件基础环境,以及庞大的客户基础。”Nitesh Patel解释说,“在USIM卡存储支付应用和用户凭证,使得运营商能够提供一个支付行业公认的安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使其成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服务供应商颇具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并将手机支付推向市场。”
“当然,运营商也有劣势——消费者不认为运营商是支付公司。”Nitesh Patel说,“他们宁愿使用银行或是广受认可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而非来自电信运营商的服务。”
Nitesh Patel认为,要想克服这些劣势,运营商应该扮演支持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平台让银行能够参与进来。
如Nitesh Patel所说,国内三大运营商正在搭建这个平台。2012年11月底,中国联通联合招商银行宣布推出手机钱包产品;2013年6月,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宣布在国内十多个城市推出基于NFC的手机钱包业务;同年10月,中国联通的手机钱包业务从招行扩展到光大、广发、兴业、民生、浦发、中信等多家银行,并计划将手机钱包业务推广至全国。2013年11月,中国电信联合招行、建行等十余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手机钱包业务。
曾身陷标准之争
既然运营商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涉足手机支付领域,为什么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实质性地推出手机钱包业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内部人士认为,多年的“标准之争”是阻碍手机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据了解,在手机支付的国家标准确定之前,国内手机支付行业一直存在着互不兼容的两大标准的选择问题,其中一个是中国银联主推的基于13.56MHz的技术方案,而另一个则是中国移动当时主推的基于2.4GHz的技术方案。
直到2012年,手机支付的两大标准之争才逐步有了定论。博弈的最后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标委的相关司局,组织中国银联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达成一致意见——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而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至此,由中国银联主导的、也是国际上通用的13.56Mhz标准,被确定为目前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的标准,而基于这一技术标准的NFC手机近场支付也被确定为手机支付市场的主导。
同年6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签署手机支付业务合作协议,开始全面支持基于13.56MHz的手机支付技术方案。多年来的手机支付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受限因素不断
在多年的标准之争终于宣告结束之后,又一个矛盾出现了——用什么方式来实现手机支付?
据了解,手机支付大致分为三种实现方式:全SIM卡方案、全终端方案、终端+SIM卡方案。一位手机支付领域的技术专家认为,这三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大规模推广起来并不容易。
比如,使用只更改SIM卡的“全SIM卡”方案,用户虽然只需要在营业厅更换一张带有天线的SIM卡,但要求手机后盖必须是具备穿透力的塑料外壳;如果使用只更换手机的“全终端”方案,用户就必须重新购买一部集成了天线的定制手机。
目前,中国银联和三大运营商基本达成的一致意见,是使用“终端+SIM卡”方案。上述技术专家认为,虽然用户既需要更换手机,又需要更换SIM卡,但相对于前两种方案,这种方案对手机以及SIM卡的要求都比较低。
不过,即使门槛不高,消费者要想使用手机支付业务,还是需要经过一些步骤。据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介绍,用户首先要确定自己使用的是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然后可以到营业厅更换一张SIM卡(卡号可以不变)并开通手机钱包业务,下一步,用户需要下载手机钱包客户端,再完成银行卡绑定,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用户就可以在支持刷手机的商户进行消费了。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用户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并不太多。据了解,目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包括三星、索尼、HTC、中兴、华为、LG、步步高、小米等厂商的部分型号的手机,而市面上正在销售的大部分手机并不支持NFC功能,其中就包括一再爽约NFC功能的苹果iPhone。
“由于苹果不太可能满足运营商的需求,提供基于SIM卡的支持移动功能,运营商面临无法向iPhone用户提供NFC服务的困难。”Nitesh Patel说。不过,运营商正试图解决其他品牌手机的支持问题。据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介绍,从2014年1月起,中国电信新上市的3G终端,将逐步实现全部机型支持NFC,而4G终端也将全部具备NFC功能。
雪球怎么滚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运营商正在推动的NFC手机支付服务,不仅受限于手机厂商的支持,还有一个障碍,就是手机支付在零售商的普及比较缓慢。
“我在哪里可以刷手机支付?”这是不少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运营商以及各大银行头疼的问题——尽管业界已经炒作了很多年,但手机支付仍然未被零售网点广泛采用。
这一状况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有众多用户借助智能手机来帮助他们购物,但真正通过手机进行购物支付的人数却没有那么多。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42%的智能手机用户声称曾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或在实体店购物,但由于只有很少的零售店接受移动支付,因此在实体店中成功进行手机支付的用户比例可能远远不到10%。
“在实体店提供移动支付,除了在现有的现金及银行卡支付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外,几乎不为零售商带来任何其它好处。在支付卡普及率很高、现金支付广泛使用的市场,零售商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在手机支付上进行投入呢?”上述分析师Nitesh Patel说。
“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实在缺少为手机支付进行资金投入的动力,因为只有很少的消费者拥有支持NFC支付功能的手机。因此,在对升级支付终端进行资金投入以支持移动支付之前,零售商在等待大规模的用户的诞生。”Nitesh Patel说,这种“鸡和蛋”的局面需要时间来改变,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应该肩负起驱动移动接收支付基础设施进入零售场所,以及为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提供激励措施的责任。
Nitesh Patel认为,除了支付以外,如果能够借助一些营销手段提升销售,并驱动用户忠诚度和满意度,那么在零售网点内使用手机支付就会对零售商更具吸引力,整个市场就会越滚越大。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