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互联网金融(或者说金融电子化)应该经历三个阶段,金融系统的电子化建设、金融业务的电子化受理和电子化金融商业模式的建立,我们正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中间位置。
电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之前难以实现或者难以想象的金融模式带到我们眼前,但金融的基本职能,或者说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发生改变。
我们(个人和企业)面临的金融困境是如此之多,让我们每日都如鲠在喉,因此只有重整了产业链条、解决或舒缓了用户实际问题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无论它是线上还是线下,融合了多少计算机技术和数据。
余额宝奇迹
还是先从热点事件说起吧。2013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大事件数不胜数,但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推出以来,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余额宝完成了从0到1853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创造了一个中国金融史上的奇迹。
其合作方天弘基金从市场中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摇身一变成为市场顶礼膜拜的传奇,成为和嘉实、华夏一样新产品路演必经的一站。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经理王登峰甚至被称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有权势的80后。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请恕我先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支付宝和余额宝给还不甚了解的朋友。支付宝是中国版的PayPal(尽管其规模早已超越正版PayPal),是阿里巴巴基于淘宝电子商务平台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渐渐拓展自己的应用场景,跳出了淘宝的范围局限,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46.6%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中国线上支付的鳌头(在线下支付市场,银联的POS系统垄断了市场,支付宝尚无实质性的突破)。
但是,如同我们银行当中的活期账户一样,我们存在支付宝中用于支付的常备资金是没有利息收入的(我们姑且认为活期存款0.3%的年化收益率等于没有)。因此,支付宝和国内一家货币基金天弘基金完成了合作,开发出了余额宝这一款产品。
就如同其简洁的使用界面一样,其背后的原理也非常简单,支付宝自动将你划入余额宝的资金购买一款货币基金产品,并且实现T+0的申购赎回,你可以在需要支付的时候直接将余额宝中的资金零时滞的划入支付宝账户完成支付,甚至你可以直接使用余额宝账户进行支付。无论划入还是划出,全部操作仅是在你的手机上点一下你的余额宝“转入/转出”按钮那么简单。
并且,余额宝人性化的推出了收益实时查询的功能,你每天都可以直观的看到昨天、上周、上个月收货了多少收益,以及每天的收益率是多少。这个小细节设计痛击了人们获得收益的小小满足感,你无法想象每天早上醒来就用手机打开余额宝查看昨天又收货了几块钱利息成为了多少人幸福的小习惯。
客观的讲,在中国市场化收益率大幅上升的2013年下半年(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推出这样一款产品,支付宝占据了天时地利,毕竟货币基金6%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跟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比实在是过于惹眼。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PayPal也曾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推出了货币基金的挂钩产品并红极一时,但随着美国宽松货币环境的到来,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导致人气渐失并最终退出了舞台。
中国的高收益率也不会永久持续,终究有一天余额宝会因为经济的变化和同业的竞争褪去现在的光环,但任何一个目睹了这一奇迹的金融从业人员,都不会忽视它曾经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深思。
这种思考并不仅仅是沉淀在从业人员的中下层,从传统金融领域的巨头们今年的公开讲话和行动看,他们同样看到互联网金融的风暴已经近在眼前,必然将传统金融业态席卷的面目全非,正如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在内部新年晚会上的讲话“未来平安的竞争对象不会是传统领域的金融巨头,而是更为广泛的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发令枪已经响了,我们必须要快跑,谁跑得快,谁就能活下来。”
余额宝何以成功
支付宝(余额宝)之所以能成功,其对金融支付职能的梳理完善是根本原因。
支付功能是金融产业最为核心的功能,却是最被传统金融公司忽视的功能。尽管中国银联的组建和中国现代化清分结算体系的建立(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金融产业基础设施却都是2000年以后方才开始建设,2005年左右才投入使用)大大的改善了支付的时效性,但显然光有基础设施远远不够,依托其上的服务同样重要。
在线上,各个银行的网上银行即使对我这个从业人员来说也面临着管理不顺的棘手问题,众多的优盾、插件、客户端,不胜其烦,对我妈来说就更像是一个灾难。网银在推出N年之后,普及率依然如此低下,其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间的平衡显然存在问题。在线下,较高的服务费用(清算费用)使得很多商家仍然只接受现金方式进行结算,而中国最为广泛的企业群体,目前依然通过出纳人员拿着支票去银行柜台办理的方式完成大额支付,与银行建立信息传输端口的凤毛麟角。
在这个整合大潮席卷各个产业的时代,如果依然将金融的支付职能进行单独的看待,同样难逃失败的命运。即使商业银行能为我们提供最为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但如果用于预备支付的常备资金依然只能以活期存款的方式享受低收益,依然不会是我们的选择。这一问题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着银行用户。
在2012年之前,如果你想为你的流动性资金申购银行理财计划,要去柜台单独开户,并将活期存款转账到理财专户中进行申购,作为支付资金最为重要的便捷性已经失去,因此这部分资金已经不会再被你视为支付储备资金,而是投资资金。
从2012年开始,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可以支持在线开立理财账户并在线申购赎回,但是在申购赎回节点仍然有数天的封闭期。对于流动性同样较好可以作为支付储备资金投资渠道的货币基金,其申购赎回同样存在繁琐的操作过程和较长时间成本。
如果苹果公司不推出IPad,我们可能仍然满足于移动PC带给我们的便利性。同样,如果没有支付宝和余额宝,我们可能也不会觉得既有的服务难以忍受。支付宝重新梳理了人们对于金融支付职能的需求——支付过程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支付常备资金的增值性。
支付宝仅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其清算体系是依附在银行间清算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其对于产品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重新平衡才是制胜的关键。放弃了网银管用的移动数字证书模式,以极简的操作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为了应对安全性的降低,支付宝也采用了诸如全额担保、引进第三方保险机构的方式加以补救。
银行的失败
对于支付常备资金的增值,商业银行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在网上银行为用户罗列出大量属性不同的短期理财产品(理财超市、基金超市、保险超市),但还是败给了余额宝的傻瓜操作模式。支付宝极大的弱化了自己内嵌的金融产品属性,而将操作便捷性和知识通俗性强化到极致,正是敏锐的感知到对于占个人资产比重极低的支付预备资金而言,用户并不关心以什么资产形式完成增值,亦或是年化收益率6.20%和6.25%间的差值,而是极强的可操作性,不给用户选择在此时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
银行的失败,在于对于客户需求的管理并不精细。
从网上银行将各种属性、期限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放在一个界面上一股脑的推销给用户的行为来看,商业银行只是希望用户能够单纯的把全部资金都放在这一个账户上,并学习理解这些金融产品,做好自己资金的长短期规划,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它,而并没有试图区分用户的短期支付资金需求和长期投资资金需求,并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这两种需求。
而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将这两种存在差异的需求区分开来,并专注于管理前者。相较于金融超级市场,互联网行业公司对于用户(尤其是草根用户)需求的精细化管理基因,正是其在即将形成的金融产业链条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基本所有的银行同行们看到余额宝这个产品都不禁发问“支付账户挂靠了个货币基金,不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东西嘛”。但IT领域有一句话:前台越是简单的操作界面,后台越是复杂的处理机制。
天弘基金为了将货币基金惯常的T+1申购赎回改变为更为便捷的T+0(甚至他们做到了“实时”),进行了大量流程的精简,将一笔申购赎回操作需要的50多个中后台步骤重组到不足20个,这种痛苦,相信做过银行中后台的朋友都能体会。
为了适应支付宝的资金流特点(比如在特定节日爆炸式输入输出),天弘基金重建了服务器系统,直至将整个服务器搬到了阿里云上。同样,基金经理们在制定投资策略的时候也要重新适应支付宝不同于普通申购资金流动的特点。将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蓝海与红海
在余额宝成功之后,由互联网新贵们创造的各种“宝”如雨后春笋搬涌现出来。91金融推出针对企业资金的理财工具“增值宝”,百度推出跟嘉实、华夏基金合作的“百发”、“百赚”系列理财产品,不一而足,并且都以高企的收益率和优异的销售战绩吸引了大量眼球,似乎互联网理财已经进入了混战时代。
我就以百度推出的“百发”理财产品作为一个典型案例。“百发” 也是互联网企业和货币基金对接的产物,令其成为代表的是高达8%的年化收益率。即使2013年下半年中国市场收益率高企,8%也是一个货币基金产品难以企及的高度。最后谜底揭开,8%的构成其实是4%+4%,百度承诺投资者每投资一块钱,百度就跟投一块钱并将利息收益让夺给投资者,这样只要货币基金能够取得4%的收益率,用户就可以获得8%。并且,8%年化收益率的有效期限也只有2个月,在2个月之后将自动转入目前5+%收益率的其他产品。
所谓8%的收益率,不过是百度的另类营销方式。这一模式旋即被广为借鉴,甚至风传网易要推出一款12%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大幕刚刚开启,就已经进入了价格大战当中。
究其原因,同样是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跨界合作,却存在本质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互联网模式将金融支付功能整合”和“传统金融产品营销渠道互联网化”的差别。阿里巴巴将普通用户难以获得的流动资金增值功能整合在广泛的支付功能之中,弥合了传统金融产品结构性的鸿沟。
而其他互联网公司本身不具有广泛的支付功能,与它们合作实际上是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借助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群和网络营销能力,在互联网上架设新的营销渠道,同基金、保险公司借助商业银行的营销网点卖产品一样,传统金融领域“渠道为王”思路的延续,是一种营销渠道的整合,与产品结构的整合就深度而言是不具有可比性的。这也是为什么看似相同的市场,对阿里巴巴来说是蓝海,而对其他公司来说却已是一片红海。
支付服务重回核心
支付宝的成功,让金融巨擎们深切感受到了丧失支付用户意味着的并不仅仅是丧失了支付手续费而已,也让整个行业重新把支付服务摆在了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位置。
目前,商业银行和银联在线下支付领域已经很难撼动,而在线上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腾讯旗下产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电子商务用户和个人社区用户的基础,联合占据着市场70%的份额,商业银行想翻身也是殊为不易。因此,移动支付作为未来可能成为与线下支付、线上支付并驾齐驱的第三驾马车,成为商业银行(银联)、移动通讯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必争之地。
从底层结构看,中国的银行网点机构、互联网络设施的普及率都还谈不上广泛,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西部,银行线下设施和互联网络仍然是稀缺资源,远远不及移动通讯信号的普及程度,而移动通讯设备-手机的普及率在中国也是非常可观。种种客观背景,的确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副移动支付的美妙画卷。
关于三大势力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很多优秀的研究报告都有详尽的介绍,我不再赘述。但在中国银联和移动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达成了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后,NFC技术似乎渐渐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安全的近场支付保证、较低的转换成本(无需置换手机而仅需升级SIM卡)和兼顾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利益的商业模式,使其具备了成为未来通用解决方案的资质。
但是我们仍然要铭记在心的是,很多历史为我们证明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产业设计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第三方支付机构主推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支付模式通过远程支付模拟近场支付的方式,同样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保证高度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仍然认为其能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
同时,余额宝的成功告诉我们单一金融职能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围绕支付功能、融资功能和理财功能的整合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支付的便捷性和普及型。在这一道路上,银行受制于大象般庞大的规模影响了其创新的速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受制于牌照制度下的金融职能残缺,两者之间的赛跑才是一出刚开幕的好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