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电商“两面派”:VC争投找钢网 虚构交易等乱象丛生

2014-08-06 16:22:20 | 作者: 来源:搜狐财经

【编者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70家全新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斯迪尔、东方钢铁在线、钢银等,仿佛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两年前,当36岁的王东创立找钢网的时候,钢铁电商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两年前,当36岁的王东创立找钢网的时候,钢铁电商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较之寒风劲吹的钢铁行业,钢铁电商有如行业冬天里的一把火,发展凶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70家全新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斯迪尔、东方钢铁在线、钢银等,仿佛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每年的钢材流通规模12万亿元,至少五六万亿元在流通环节,我们预计今年找钢网的交易额达500个亿,已经很大了,但跟整个盘子比,冰山的一角都算不上。”昨日,找钢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细数眼下的钢铁电商,已是乱象丛生。

  做钢铁电商里的“京东”

  7月3日,钢铁全产业链电商平台找钢网的单日交易量破10万吨,其中自营吨数为13588.084吨,创出历史新高。“去年营收20个亿,今年营收预计100个亿,交易额会到500个亿。”宫颖欣说。

  此时,距离这家电商平台成立仅过去两年有余。

  2012年5月,找钢网正式上线,起先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做一个网站,让代理商将要出售的钢材信息挂在上面,服务商则可以在上面搜索需要的信息,看到合适的双方可以联系并达成交易。其后,找钢网逐步摸索一套业务模式—“撮合+自营”:“撮合”是指由找钢网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为钢厂和次终端、终端客户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实质是电商平台成为钢厂的大型代理商;“自营”则是指钢厂通过找钢网平台自行出售钢材。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找钢网的撮合业绩为86万吨,自营业务量为10.3万吨;到今年4月份,撮合业务量已经达到130万吨,自营业务量维持在16万吨。

  宫颖欣表示,未来随着电商虚拟市场越来越活跃,人工撮合的部分会逐渐减少,甚至直营交易量会超过撮合的交易量。

  撮合是实现找钢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找钢网要垄断小微服务商的采购订单入口,免费撮合是最好的服务手段,也能起到很好的口碑传播效果。“通过免费的撮合交易,把买卖双方的交易习惯培养起来,开始时交易员会承担大量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进行信息梳理,建立起了完备的数据库。”宫颖欣介绍,这些数据全部是交易的数据信息,包括了买家的交易时间、交易频次、交易成功率、购买习惯等等。

  伴随着“大数据”的生成,在撮合业务带来的平台影响力逐渐增强及交易规模逐渐扩大的前提下,找钢网最终凭借在下游的强大销售能力及自身的电子商务信息优势,于2013年推出直营业务—找钢商城,以创新的“保价代销”模式,直接打通产业链中的钢厂到服务商,优化了整体产业链。目前,找钢网已跟国内42家钢厂展开了合作,此外,与很多大型国有钢厂的合作也在洽谈中。

  而当模式清晰、团队稳定的找钢网去融资时,也变得不再困难。2012年1月,找钢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东拿到险峰华兴与真格基金投出的天使轮投资,从他见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和险峰华兴,到最终两家各投500万元并到账,时间不到一个月。2013年1月,找钢网又获得了经纬中国的500万美元投资。而在C轮融资的时候,已经有很多VC主动来接洽,最终,找钢网选择了雄牛资本和红杉资本。“雄牛资本占有京东的董事会席位,同时也进入我们的董事会,我们在业务模式上跟京东很类似,引入雄牛和红杉,京东以前走过的弯路,我们就不用再走了,同时也会借鉴很多成功经验。”找钢网上述高管说。

  钢铁电商乱象

  不过,找钢网的迅猛,并不能掩盖钢铁电商这一领域的诸多乱象。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钢铁领域的电商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以资讯起家的第三方平台;第二类是依托大型钢企、成熟之后去背景化的平台;第三类则是原来做钢铁贸易、本身具备较为完备的线下加工配送系统,进而衍生出线上交易系统的平台。这三类电商目前均致力于向全流程型电商平台推进。

  让外界诟病的是,如何获得交易量,已成为各家钢铁电商比拼的重要标准,而业务员为推广各自平台,不排除通过虚构交易底单来达到目的可能。

  根据上海钢联披露,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其中,钢材交易服务实现收入8.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1.59%,旗下电商平台钢银平台对业绩贡献功不可没。

  但根据上海钢联董秘胡晓纯的说法,该公司曾于去年年底开始实行撮合业务,“因为激励制度是存在的,业务员可能受了激励去做这样的事情(虚构交易)。在这样的导向之下,我不敢说我们的团队没有这些旁门左道的事情”。

  “乱象就乱在各种人都在做,乱在没有人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一位已涉足钢铁电商的行业资深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说。

  目前,宝钢集团、沙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大型钢企均陆续搭建起自己的电商平台。此外,天津物产集团、五矿集团等有实力的贸易商也都涉足这一领域,而更多中小型钢企则选择和其他平台合作。

  在王东看来,目前真正的钢铁电商门槛已经很高,“实际也就不超过5家,根本没有所谓的200多家”。以钢厂自建的平台为例,“钢厂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无可厚非,但和资本市场上所谈的"电商"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区别。”王东认为,钢厂自建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很难引入更多的同行入驻,达不到未来的规模化优势,也无法满足大量买家对不同钢厂货物的采购需求。

  此外,眼下的钢铁电商的盈利还主要依靠“信息费”或“会员加会费”两类模式,而这两类盈利模式大多还是依靠传统的钢贸经营模式,并未真正实现电子商务渠道的盈利方式。“大量"赔本赚吆喝"的烧钱式钢铁电商不断产生,但却依旧未能找到合适、稳定的盈利模式。”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总体来看钢铁电子商务还处在摸索阶段。

  芜湖港就曾对外披露,西林钢铁因为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淮矿物流”)提供代理采购业务而占用淮矿物流的2.1亿元资金,出现坏账风险。

  淮矿物流为芜湖港全资子公司,目前也是斯迪尔电子交易平台(下称“斯迪尔”)的控股股东。从2013年起,淮矿物流借助斯迪尔与西林钢铁展开合作,并将合作逐步延伸到代理采购业务。但从6月末起,斯迪尔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暂时关闭了西林钢铁的交易端口,待其生产、销售恢复时再予开通。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