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大胃口

2011-01-21 00:00:00 | 作者: 郑重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郑重 山东报道

   “山东正在进入新的机遇期和发展期,成为全国新的投资热点和发展增长点。”1月14日下午,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济南召开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说。
    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发展战略正式亮相。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重心的北移,环渤海地区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山东显然不愿意落后。在此之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经济区都已经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显然,拥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六分之一的山东半岛不想失去这个机会。”一些区域经济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时还有另一个担心,希望不要成为又一个“各自为政的经济圈”。
选定270个重点项目
    1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此前一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山东省区域内的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
    作为全国最大的半岛,这一地区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拥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岛320个,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
    但是,山东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在省内,甚至不局限在环渤海地区。
    按照山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冀望,地处“接合部”战略要地的山东半岛,未来将力争打造成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以及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
    “未来的山东半岛将朝着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前进。”山东方面确定这个区域经济体的定位的同时,也在寻求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山东依托半岛的区位优势和条件,未来将对全国多个主要经济区产生较全面的影响。”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表示,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山东半岛未来在全国区域版图上发挥的辐射作用将不仅限于环渤海地区。
    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征学看来,山东半岛主打“海洋经济”牌,无疑将为国家沿海开发开放带来新的增长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山东半岛发展现状处于相对劣势。若想发挥上述辐射作用,需等待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及在海洋经济带动下相关优势产业的共同推动。”
资本新战场
    据悉,新规划包含财税、投融资、海域海岛和土地使用、对外开放等60多项扶持政策。
    “围绕国家重点扶持政策,今年山东省级财政将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各市区共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以后每年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资金都将有所增加。”这意味着,2011年省市两级财政将安排20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发展。
    同时,还将支持城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条件成熟时可根据需要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改造,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
    按照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的说法,去年下半年,山东已筛选储备了270多个对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下一步还将选择一批海洋优势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海洋科技创新和示范园区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纳入重点项目名单。”
    在刚刚召开的一次动员大会上传出的信息是,下一步,山东将加快现有近400项、总投资近1.15万亿元的已开工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谋划启动一批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此外,蓝色经济区内的66个高新区、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将加快发展转型。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山东省政府动员大会之后,山东各地纷纷围绕这一规划召开会议,会议传递出的信息几乎一致“将先行先试,不能落后”。
    “在全省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中,烟台将积极推进先行先试。”烟台市副市长张江汀说。
    对此,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则提醒:“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把握不好,内耗会对战略的实施效果适得其反。”
    “譬如港口。”黄少安说,青岛、天津、大连,都提出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有很多可以称之为“中心”的港口出现,但这个过程中,不耗或者少耗内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使在山东省内,内耗似乎也不可避免。目前山东省内已经有三个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分别是青岛、日照和烟台。在青岛和日照之间,又在建设一个年吞吐量超过现有青岛港的董家口港区,日照和青岛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向海洋要“土地”
    另一个让专家忧虑的是“有可能带来的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在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秘书长韩立民看来,在明确山东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拥有近1亿人口的山东更需要认清自身必须迎接的挑战。
    “山东半岛作为全国最大的半岛,人口聚集度较高,未来的产业发展将为海洋环境和陆域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何保护环境进而谋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关键。”韩立民说。
    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在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看来,经济发展还有另一个瓶颈。
    “最大的瓶颈不是资金,而是土地。”龙口市当地官员这样描述对土地的渴望。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的龙口市,在山东县级市中经济总量名列前茅,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土地问题。目前龙口待批的企业项目中,过亿元的就达40多个,尤其是临港区域已无成片土地可用。
    刚刚闭幕的龙口市两会传出的信息是,今年该人工岛群建设将完成35亿元的投资。自去年5月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后,龙口将建设我国最大的海上人工岛群,批准用海面积44.29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积35.23平方公里。
    “通过龙口人工岛群项目建设,可为龙口市一次性解决建设用海(地)指标5.28万亩,相当于2009年龙口市建设用地指标的210倍。仅土地这一项,就足以使龙口市借岛实现新突破。”山东省海洋渔业厅有关官员评价说。
    本报从山东省海洋渔业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该厅已经制定了《“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规划》,规划用海面积200平方公里,将提供沿海县(市区)25%以上的建设用地,将创造1000亿元以上的土地收益,到2015年可形成近万亿元的项目投资。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