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熊毅 唐君燕 应辽产 上海 浙江报道
2月中旬,浙江省政府召集多位民企掌门座谈,目的就是听取浙江民企如何进行产业升级转型。
《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消息是,浙江的大型民企将产业升级转型更多定义为产业扩张。如万向集团开始进入能源行业,计划用10年时间构建出一个能源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链;娃哈哈预计拓展装备制造和养殖业。
市场力量似乎在主导这一切。
持有不同意见的奥普电器董事长方杰的疑虑是:“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他认为,浙江过多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力量,可能会错失效率和争先的机会,毕竟“浙江的企业大多在转业升级方面‘有心无力’或者‘有力无方’”。
他的依据主要是来自于江浙两省政府部门不同的引导措施起到的不同效果。浙江应该向江苏学习花大本钱招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然后政府主导建设很多升级版的产业园,招徕核心企业,逼迫上下游企业升级。”方杰认为最主要的是“只有政府主导了,投了钱,加了盟,浙江民企才会跟进”。
浙江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记者获悉的浙江发改委最新消息显示,浙江全省覆盖所有市区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
江浙竞合
江苏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出的效果,形成了外资带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仍在江苏特别是对于苏南地区而言,为其当地产业升级转型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苏南的新产业中,台资企业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包括半导体业的和舰、太阳能电池的茂迪、LCD面板的龙腾等企业。
苏州市发改委主任谢鸣曾表示,苏州的产业创新与升级,都与台商脱离不了关系。
但在早前,江苏独具的大型产业集聚地推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的现象,并不是都能像苏州高新产业园区一样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比如几乎与苏州新区同时成立的无锡新区,就错过了早年的发展机会。
浙江省副省长陈敏尔在回顾浙江产业升级转型时认为:“浙江企业受到影响比较早,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大,优势不具备。”
浙江省的要求是“欠发达地区”也要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到2015年,14个产业集聚区要初步建成一批重点开发平台。据了解,浙江谋划省级产业集聚区,旨在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区,其内涵远比单纯的经济开发区丰富,是人口城市化的一个功能新区。
陈敏尔认为:“前30年中,民营企业在自发的过程中总是比较分散的。十二五更多的是集聚起来发展。”
两大难题
转型中容易出现的断层和资金问题,也成为民企在升级转型中的两大难题。
“现在产业升级,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能否真正进入实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担任着地方政府投资经济顾问的上海和沐投资董事总经理李才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说,容易转型的主要是行业龙头企业,比如富士康。但对那些中小企业来讲,还是比较难,因为没那么多优惠政策。
“这就出现了断层。”吴晓波称。就目前来说,一下子让各方面都有个满意的结果那是不现实的,它必然面临比较痛苦的过程,在这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当中,很多中小企业面临伤筋动骨的一个变化。
而在政策方面,“从目前各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来看,给人感觉基本都是明确在方向性和宏观层面。”温州一位参与制定市级十二五经济规划的人士也对本报记者坦言,“目前大的方向是有了,但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却还在考虑中。作为温州,在操作政策层面究竟应该怎样突破现有传统的产业格局,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感到是个难题。”
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生态系统的有机更新,而不是一种突然跟过去决断的关系。对于政府而言,更多的是合适时出台引导政策。
吴晓波认为,浙江温州老的模式基本上到头了,而转型的企业中,正泰是比较成功的案子,它成功走入新能源行业。“正泰的方式有点跟西子公司类似。”
“这背后有个质变。”吴晓波说。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浙江龙头企业飞起来,但是对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