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债券发行人角度看,内地发行通胀挂钩债券既无动力,也无压力
【财新网】(记者 霍侃)香港特区政府在2月23日发布的新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透露,为对抗通货膨胀,今年拟发行50亿至100亿港元的通胀挂钩债券(iBond),期限三年,每半年派发一次与最近六个月通胀挂钩的利息。
香港的做法并非特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阿根廷、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陆续发行了与通胀指数挂钩的债券。
通胀挂钩债券不仅体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能传递重要的政策信号,显示政府控制通胀的信心。既然如此,在通胀预期较高的情况下,内地是否也可发行这类债券?
目前市场上挂钩相关指数的债券,有国家开发银行和一些企业发行的浮息债,挂钩一年定期存款利率、SHibor和回购利率。实际上,对于中国内地,中央政府既没有发行通胀挂钩债券的动力,也无压力。
债券发行人肯定希望以最低成本融资,在有明显通胀预期的环境下发行通胀挂钩债券,意味着融资成本上升,这显然是财政部和地方政府都不愿看到的。而且,在中国内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结构尚在逐步调整中,不够稳定,也不在财政部门可控范围内,若与此挂钩,财政部门很难把控发债成本。
此外,国债投资者以银行、保险这类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并不缺钱,国债对于他们而言是较好的配置品种,所以,即便不与通胀挂钩,国债也不愁卖不出去。并且,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通胀都是化解债务良机,前提是要把通胀控制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