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管控“三公”经费,首先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收缩经济职能,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总成本
【财新网】(记者 王长勇)中央政府践行此前承诺,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于6月向全国人大报告“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三公”经费,即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为政府行政性经费的重要组成。“三公”经费支出为社会诟病,已有数十年。因为这三项支出,最易假公肥私,将公务人员的私人消费和享受,披上公务活动的外衣,由政府公款买单。
对控制和管理“三公”经费支出,政府出台的规章和文件为数众多,但效果始终难尽民意。究其原因,以政府自查自律为基石的管控框架,并未遏制“三公”经费支出的膨胀。
对“三公”经费问题,此前政府的作为难平民怨,遮掩和回避的空间日益收窄。对民众的诉求,2010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回应,“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并提出了两条根本办法,即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提出“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
跳出政府内部监管的封闭框架,向社会公开,接受民主监督,此乃管控政府“三公”经费的根本。
毋庸置疑,政府积极回应民众诉求,公开“三公”经费并接受民主监督,这是重大进步。
但是,这仅是跨出了姿态性的第一步,对6月中央政府公开“三公”经费,还须更多制度变革和配套措施的完善。要谨防公开和压缩“三公”经费成为又一形象工程。
首先,要将监督权由政府内部转移到外部,建立社会公众和立法机关共同监督的机制,如果政府公开了“三公”经费,依然靠政府内部系统,那就不会有根本改进。而外部监督机制的实现,必须赋予立法机关对政府预算具有修正权,并建立人大和民众对政府行为的问责机制。
第二,必须控制政府整体的行政性支出,严控总阀门。目前,中国的行政性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超过两成,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仅为百分之十几。管控“三公”经费支出后,此类经费支出会改头换面,以其他的名义支出,要防止“摁下葫芦浮起瓢”和“跑冒滴漏”。这不是疑者多虑,之前政府清理所属宾馆饭店,执行结果是多数变换牌匾,培训中心和交流中心随之遍地开花。
第三,要防止“三公”经费支出向下级政府转移。比如,中央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出国费用由下级政府承担,中央部门会议转到地方去召开。近几年中央政府严控公车经费,中央部门公务员就借用地方驻京办车辆,北京车辆限行后,也助长了中央公务员借用地方驻京办车辆。
第四,防止政府“三公”经费支出向企业转嫁。一是中央政府部门向所属企业转嫁,目前,几乎所有中央部门有经营收入的实体,比如出版社、报纸杂志、职业认证机构、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等,压缩“三公”经费后,此类支出超标后,常由这些实体买单。二是政府部门将“三公”经费转嫁给市场化企业,这也是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的重要缘由。
第五,管控“三公”经费要和政府绩效预算相结合。“三公”经费支出多少为合理,只有和政府部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评价和衡量,“三公”经费支出多少,与政府部门职能以及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质量密切相关。外事部门的出国(境)费用较多,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用车费用较高。一刀切的数量控制并不合理。
第六,压缩“三公”经费,是控制政府运行成本的一部分。现在政府运行成本过高,一个重要的制度原因是政府职能调整不到位。过去,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较弱,目前在逐年提高。但此前政府的经济职能非常宽泛,近十几年,政府参与和干预微观经济的职能不但没有弱化,反而不断加强,比如投资、审批、价格干预等,结果导致政府运行成本越来越高。
因此,公开“三公”经费,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压缩和控制“三公”经费,则需改变政府预算的“自肥”模式,建立预算监督的民主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收缩经济职能,降低政府行政运行经费总体规模。而最根本的一点,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由政府官员向上级负责,转为对民众负责。
要谨防,政府公开和压缩“三公”经费变成形象工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