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美国人在哪里?他们在哪里?”3月29日巴林首都麦纳麦,37岁的书店老板侯赛因·默罕默德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电话采访时冲着电话听筒另一端的美国记者喊出了这个问题。
大约6个小时之后,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上他得到了答案——利比亚也许会得到武器,而巴林、也门、叙利亚得到的仍仅仅是“最大程度克制”的呼吁。
中东、北非的动荡共振中,包含了经济、宗教等不同的内因和外因生成因素,又掺杂了利益谋算和捍卫价值观之间的纠结,令西方被迫采取多重标准。而这一对应方式,或将带来不同的结局。
利比亚:抛弃卡扎菲
3月29日,聚集了4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利比亚国际会议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讨论后给出了关于当前利比亚局势的7个建议,然而这长达5000多字的建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卡扎菲必须下台,至于下台之后一切皆可商量。
会议决定建立一个联络小组,目的是通过政治努力来协调有关卡扎菲下台以及利比亚未来事务。会议也通过了一个订单,反政府武装可以通过这个订单出售其控制下的利比亚石油。会议还做出了一个声明,他们会向卡扎菲继续施压,最终使其下台。除此之外,当利比亚进入后卡扎菲时代:军事介入如何中止,反政府武装是否得到承认,卡扎菲何去何从等问题多国代表均留有了“余地”。
“卡扎菲必须下台,是多国讨论利比亚未来的首要前提,而多国也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一位参加了伦敦会议的外交官在会后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透露,“而在这一条件之下,谈判的大门也并没有完全关闭。”
在伦敦会议召开前4个小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见了利比亚反对派代表马哈茂德·贾布里勒。这并非是美国与利比亚反对派的第一次接触,在此之前美国曾通过多种渠道与反对派有过多次接触。在此次会见之后,美国方面并没有透露双方谈及的话题,更没有提及会承认利比亚“临时政府”。但是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的实际行动则在步步推进。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希拉里在不同场合均表态不排除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装备的可能,英国、法国等盟友也对此种可能性表示了认同。3月30日,路透社发布消息称,奥巴马已经签署密令,要求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在内的强力部门协助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统治。“美国与英法的分歧正在逐步弥合,留给卡扎菲的缝隙也越来越小。”中东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马晓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至于下台后的卡扎菲,也许未必会有反政府武装代表所坚持的“卡扎菲应该接受审判”的命运,流亡似乎是目前国际社会给他指出的另一条出路。
“当石油和民主碰巧在同一管道内流淌,谁还会关心卡扎菲的命运。”叙利亚中东问题专家Ramy Khouri表示,“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如此幸运,当人民的需求和西方的能源安全冲突时,需求便被视而不见。”
也门、巴林:强调和为贵
就当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为等到了北约的空中支持欢呼时,面临同样问题的巴林和也门等到的也许只是西方的“冷静”对待。3月30日,也门数十万示威者继续上街游行,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在此前爆发的冲突中,已经有60多名示威者被打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对此给出的官方表态则是“毫无疑问,我们关心也门的稳定,但这是也门的内政”。求稳成为了美国对也门局势的最大诉求。地处亚丁湾和曼德海峡的地理优势,让也门获取了大量的西方资金,成为了美国反恐的最前线,但这一“地利”现在却可能成为也门得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最大障碍。“美国所有的外交政策制定都围绕着不与美国核心利益相冲突原则,也门是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上的重要一环,最近对美国本土最有威胁的两次恐怖袭击均是在也门策划的,也门的稳定是美国能否完成反恐任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美国政策研究机构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卡图里斯说,“鉴于这个原因,美国对也门的态度也许更为内向。”
与也门仅仅是反恐盟友的单一交情相比,巴林和美国的感情更为复杂。
在地理上,从巴林开车20分钟就可到石油储备大国——沙特阿拉伯,同样20分钟的空中飞行也可以抵达全球最大天然气储备国——卡塔尔。作为中东的能源集散地,美国一直将巴林视为可靠的能源供应伙伴。在战略上,巴林扮演了红海深入陆地的桥梁作用,被喻为“照亮海湾的灯塔”。美国将自己的海军第五舰队司令部建在这里。巴林成就了美国在波斯湾地区军事基地与能源基地的完美配合。此外,巴林还是美国与伊朗之间博弈的一个重要砝码。“巴林社会信仰结构与萨达姆的伊拉克十分相似,即少数宗派掌握国家核心权力并统治多数宗派人口,进而使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巴林作为王国,权力法源或许不同于共和制,但若按民有民主民享的美式主张自由普选,政权结构和利益分配肯定变化,内政外交也极有可能倒向伊朗而非美国、沙特。这也许是美国不愿意看到巴林出现动荡的另一症结所在。”马晓霖说。
多方利益和感情的纠葛使得美国在对待巴林和也门上的态度更倾向于“以和为贵”。
叙利亚:置身事外
在参与了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在对也门和巴林保持了缄默后,对于叙利亚的动荡美国人想表现的则是一切与我无关。作为伊朗的盟友和黎巴嫩真主党、加沙哈马斯等组织的支持者,出现在叙利亚的动荡被很多人猜测为是由美国策划和主导,为了避免嫌疑,也为了避免深陷于目前的中东、北非动荡泥潭中无法自拔,美国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给出过对叙利亚问题的明确看法。美国《洛杉矶时报》认为,尽管美国和西方官员长期以来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国际政策略感不满,但如果他的继任者是一个在以色列和中东和平问题上态度更为极端的人,那情况也许更不一样。
“以静制动”已经成为了美国应对此次出现在北非和中东动荡局面的最新态度。但是这种多重标准所导致的立场不明确也许会给美国未来的中东影响力留下负面效果。“基辛格曾说过,做美国的敌人危险,做美国的朋友更危险。在这次中东动荡过后,疏离美国及西方世界的战略选择,将是中东与非洲国家的一种大趋势。”马晓霖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