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通胀形势下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坚决的加息、严格收缩银根和“土根”,这是抑制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的关键
【财新网】(特约作者 陈勇)大部分市场机构认为,3月份CPI创新高在所难免。这给我们留下一个疑问:货币政策自2010年开始紧缩,准备金率至今已上调9次,利率上调4次,紧缩给经济带来了疲软迹象,这种情况下,通胀新高是如何产生的?
CPI继续上冲
通常认为,本轮通胀的核心原因有两个:货币超发和食品价格上涨。这种看法解释力不够:货币超发的问题,在边际意义上已经得到缓解,以货币供应M1和M2表示的宏观流动性已降至历史正常水平,但通胀似乎仍有上行压力;关于食品价格,按照蛛网模型,它的上涨总是有周期的,无论从时间长度和上涨幅度看,本轮食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周期的后半段,然而食品价格未见明显下跌。
另一种看法从长期角度解释通胀,认为当前通胀处于这样的过程:中国跨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将面临长期上涨;城市化加速,农产品相对(工业品)价格长期上涨。因此,中国高通胀可能是长期现象。
按照上述解释,对通胀形势的判断就容易找到依据,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经历过这一过程。韩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经历过食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长期上涨,但通胀还是具有周期性(有涨就有跌),因为食品价格和工资也呈周期性波动,只是波动幅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小。
台湾通胀的经验是:工资变化决定了长期通胀中枢,食品价格影响CPI短期波动。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大约十年的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以至通胀水平长时间处于高位。不过期间通胀还是存在波动,它很大程度上由食品价格波动所引发。
套用台湾的经验,中国通胀中枢确实可能上移。中国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工资增速长期处于12%-14%的水平,虽然最新的数据(至去年三季度)显示工资仍平稳增长,但未来工资增速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大。食品价格短期还不会下降,农业种植的土地、人工和肥料成本都在上涨,猪肉价格还有补涨要求,在紧供给和弱美元条件下,国际粮食价格仍居高位。进一步地,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PPI向CPI的传导还在继续,通胀预期和通胀自我强化没有得到遏制,因此CPI进一步冲高的可能性较大。
政策有心无力?
虽然紧缩在持续,但通胀依然可能创新高,挨板子的自然就是政策了。是因为缺乏意愿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控通胀列为调控的首要任务,中东北非的局势动荡也说明,控通胀不仅于经济重要,而且于政治重要,因此无需怀疑控通胀的政策意愿。
政策太温和吗?如开篇所言,政策紧缩持续时间不短,力度似乎不小,毕竟已经出现了经济走软迹象,比如,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处于同期历史低位,1月-2月水陆空运输量同比增速较低,一些重要行业的库存水平处于高位。
问题在政策调控思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控通胀五个方面的措施:控制流动性、扩大生产、流通体系建设、价格监管和补贴,但其作用并不明显。
控制流动性是控通胀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短期通胀下行的充分条件。流动性与通胀之间存在规律,即流动性水平(M1增速)上升(下降),一段时间以后,通胀水平也出现上升(下降),通常这个时间长度是9-12个月。然而这个规律如今被打破,M1增速自去年1月见顶以来,到现在已经14个月。原因可能是,虽然流动性在边际上收紧,但存量水平依然很高。
扩大生产属于供给管理政策,具有长期性。即使政策能快速化解导致供给短缺的制约因素,供给的扩大也需要一个生产周期,因此该政策对短期通胀无能为力。至于流通体系建设、价格监管和补贴,都属于控通胀的辅助政策,难以改变通胀趋势。
也就是说,这些政策对当前成本(供给)推动的通胀并不能产生直接效果。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管理层愿意看到食品价格和工资上涨,至少短期不会对其进行控制。而能源原材料价格,要么和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管理层无力干预,要么因为价格控制导致供给短缺,使得下游产品链上出现价格上涨。供给管理政策见效慢,需求管理政策目标模糊,当前政策没有对症下药。
需求管理
是药三分毒,通胀形势至此,政策需要作出权衡和决断。
当前的政策考虑大概有二:第一,专业机构预测通胀二季度(很有可能在6月份)将出现高点,根据这个判断,政策制定者现在只需要稳住,等二季度过去,通胀压力自然就减轻了。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发改委不允许一些企业上半年调价。
这种考虑有刻舟求剑之嫌。专业机构在做长时间的通胀走势预测时,一般综合翘尾因素和新因素,翘尾因素仅仅是个计算问题,而对新因素的判断通常依据价格波动的历史规律,问题就出在这个历史规律,因为经济数据所反映的历史规律,是经济波动和政策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政策反应往往遵循一种规则,即当某种不合意的经济波动发生时,政策需要作出恰当的反应以熨平波动。如果有波动而无相应的政策反应,所谓的历史规律就会失效,这在去年年底发生过一次(CPI环比大幅上升)。按照历史规律,春节后食品价格将经历一波下跌,如今却未跌,看来历史规律继续失效。越是政策消极等待历史规律实现,机构对通胀走势的预测就越不可靠。
当前政策的第二个考虑是,既然经济开始出现疲态,说明政策已经起作用,如果政策加码,可能会出现“经济下滑、通胀高企”的最坏局面。
控通胀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在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最有效,当前通胀之弦绷得很紧时,政策能做的只能是调节需求。在最低层面上,是控制需求,避免需求成为刺激通胀的新因素,更现实的,是容忍需求下滑,打压过度需求,从而拉低通胀。
通胀处于一个正反馈过程,当前的政策权衡,不应在保增长与控通胀之间,而是“硬着陆”与“软着陆”之间。在通胀处关键期若政策不得力,进一步恶化的通胀将迫使出台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最终导致硬着陆的后果。同时保增长和控通胀无异于在刀刃上保持平衡,这种成功案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出现过。
高通胀形势下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坚决的加息、严格收缩银根和“土根”,这是抑制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的关键。紧缩导致的需求疲软,则是控通胀的代价,也是抑制通胀自我强化的关键。可以预期,需求疲软还将弱化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中国因素,降低输入性通胀压力。
在战略意义上,中国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仍在旧的模式上延续,要素稀缺程度进一步加剧,当前需要抑制不合理需求,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的下一次繁荣进行更多储备。■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