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正在进行的节能考核遇到一个新问题。
由于各个地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全省数据不一致,如何保证这些省份的节能成绩准确,进而对地方政府负责人进行考核打分,这一问题摆在各省市节能考核组的面前。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4月16日公布的一份节能报告,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各省的地级城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全省的能源消费总量差距甚大。有些省份是,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大于全省,有的则小于全省。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也存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凤起告诉记者,地方能源消费总量和全国不匹配,这是个老问题。发改委每年在考核时,一般会对各个省的数字进行技术处理,否则难以做到有效考核。而要解决此问题,核心还是要强化能源的统计和宏观管理地位。
“地方从事能源统计的仅有几个人,这显然是不够的。国家能源局也只是一个副部级单位,仅仅能做项目审批,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做能源管理,其级别要上升。这些都需要中编办同意。”他在4月16日举行的中国城市能源消费评估报告会上说。
据了解,目前县级统计部门也设立了统计科室。不过国家统计局,通过能源生产、消费、库存,以及进口的数字,可以算出实际的能源消费数字。但是越往下,特别是到基层地级市甚至县级单位,则难以拿到上述能源平衡表数字,这样实际越往下,能源统计的精确性保证难度越大。
地方能源数据不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带领团队调研发现,中国目前各个省的地区市能源数字,与全省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按照数据比较完整的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河南、广东、福建、陕西8省情况看,其中6个省的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在2005-2009年是大于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
其中江西的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与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最大,达到125%,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河北、山东、河南、广东也呈现类似的态势。而山西的数据则在不断缩小,趋于相当。
另外福建、陕西两省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小于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但是近年来,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也在超过全省的数字。比如2009年,福建地级市能源消费总量,是全省的111.5%。
上述报告认为,通过对比20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能源消费量加总数据,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也呈现不一致的情况。“中国城市层次、省级层次、国家层次的能源消费数据一致性较差。”宋国君说。
地方能源消费总量之和高于全国,这在过去一直存在。比如过去多年,地方能源消费总量之和高于全国15%。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耿勤认为,导致如此的原因是,地方和中央的统计方法不一。
其中全国的能源消费,是采用能源生产,去掉出口,增加进口,以及考虑库存变化算出来的。而地方在具体统计中,地方电厂发电以把煤泥、煤浆、秸秆等统计在内,但是在全国只统计煤炭,不包括低值的一些能源,但是低值的能源发电的时候也作为能源使用,“这样本身存在了一个生产上统计不到,但是消费当中确实实现了”的情况。同时,重复统计也是一个原因。
记者也了解到,越是往基层,实现能源平衡表测算的能源消费难度越大。这是因为,在基层难以测算能源的调入调出数据。“地级市就已经很难了,在县级几乎不可能做到精确。”一位西部某省统计局能源处人士说。
节能考核存难度
不过,能源统计数据能否准确,却关系到单位GDP能耗(GDP为地区生产总值)的考核。目前各个省的节能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对基层地级市进行考核,如何确保这种考核打分相对准确,难度比较大。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国家对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节能成绩考核。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目前国家正在掌握各个省的能源平衡表数字。国务院组成的节能考核组预计在本月底开始分赴各地进行考核打分,预计各个省的最终的考核数字出炉,可能要在今年7月份了。
统计部门的人士指出,对于能源数字的准确性,实际上有一个考核体系。比如能源数字增速是否可靠,会与工业增加值、电力、GDP,以及主要耗能产品产量等数据综合评判。其中电力消费增长如果高于能源数字5个百分点,则被视为单位GDP能耗上升。
记者获悉,2010年部分省市的用电增速在30%以上,超出GDP约20个百分点以上,考虑到该省“十一五”前四年未完成节能进度,这样单位GDP能耗在“十一五”不及格,已经是定局。
考虑到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单位GDP直接下算,由于能源消费数字难以做到下算一级,因此越往基层,如何做到能源数字准确,使得全国和各个省市,以及各个县市的数字有效衔接,进而拿出比较准确的单位GDP能耗数字,是一个问题。
江苏赣榆县统计局副局长王继连告诉记者,目前规模以上能源数字有报表,但是规模以下企业的能源生产,以及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仍只是测算。
“最关键的问题是,平时一些企业上报能源数字并不是很重视,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也待提高。加上随意性大,这使得越是基层,要做好科学统计,越是不容易。”王继连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