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所有的新兴市场都笼罩在通胀阴云中时,我们不禁反问,谁制造了通胀,谁才是通胀的罪魁祸首?
当
所有的新兴市场都笼罩在通胀阴云中时,我们不禁反问,谁制造了通胀,谁才是通胀的罪魁祸首?
问题首先源于“热钱”: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双轨复苏”导致双重作用力——发达国家超低利率的“推力”和发展中国家高投资回报率的“拉力”之下,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到一些新兴经济体。
就在几个月前,以巴西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还在大声指责美国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人为压低美元汇率,导致“热钱”流入新兴市场货币,并带来了不公平的升值压力。而美国则认为,逐利资本流入经济增速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无可厚非,是后者选择遏制本币升值而导致货币体系内流动性增加,这才是导致通胀的主要推动力。
那么新兴市场的通胀究竟来自何处?
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和全球经济研究主管Paul Sheard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部分是外部因素带来的输入型通胀,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干预汇市阻止本币升值而被动增加的流动性。
“我们在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所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食品和能源在价格篮子中的比重更大,所以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Paul Sheard表示。
另一方面,只要新兴经济体想要限制汇率波动在目标范围内,就必须通过干预市场来阻止货币升值。
“如果发展中国家试图保持汇率稳定而具有竞争力,那么这些国家就会买入美元防止升值,这么做的同时就增加了国内货币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于QE2增加了,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换取本币对美元稳定。”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罗伯特·麦克蒂尔(Bob McTeer)也对本报记者表示。
无论如何,随着“货币战争”之说消退,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更为紧迫的抗击通胀问题——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以及为不升值而承受的通胀压力,总得两害相权取其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