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合作与协调惠及全球

2011-05-09 17:08:00 | 作者: 来源:新华社

【编者按】随着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本周进入全球视野,有关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经贸互动关系的话题再度升温

  新华社5月9日消息(记者谢鹏 何瑛 何柳) 随着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本周进入全球视野,有关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经贸互动关系的话题再度升温。新华社记者就此专访了数位国际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员。被采访者普遍期待,两国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在经贸合作与协商方面进一步提升层次,扩展空间,惠及全球。

  因势而动:中美经贸关系正在经历变化

  “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大的全球市场,比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就非常大。中国的角色越来越不局限于一个全球‘供应者’”。瑞银集团亚太区财富管理研究主管浦永灏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浦永灏谈到,生产在中国、消费在美国,供应在中国、需求在美国的旧有中美经贸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沈明高则认为,本轮金融危机本质是美国消费泡沫的破灭,集中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崩盘式调整。这无疑改变了以往中美之间的“平衡”或“互补”关系,双方需要寻求新的平衡或常态。

  他认为,美国人在减少家庭债务的过程中,消费将趋于正常化,这意味着过去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将向常态回归,中国需要着眼于在外部消费与国内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并逐步倚重内需。另外,中国对美投资的方式将会改变。过去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向其提供资金,美以此进口中国产品,形成某种互补,但这种方式难以继续。

  巴克莱资本公司中国经济学家常健也持类似观点。在她看来,中国角色的变化正在并将继续对两国互动产生影响:其一,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其二,中国正在由商品输出国向资本输出国扩展;第三,中国也和美国一样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受访专家都认为,资本合作是未来中美经贸合作的一个新领域。浦永灏认为,中国企业目前在直接投资方面渠道还不太畅通,中国有投资需求,但美方因为多种考虑不敢“接单”。他认为,在联邦财政压力巨大,不少项目缺乏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引入中国资本是美方的一个选择。而沈明高明确表示,美国放开对来自中国直接投资的限制,有利于刺激就业和消费。

  但专家也提到,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还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全球最大的需求依然来自美国,其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70%上下,而中国目前占比还不到40%,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合作竞争:中美经贸关系寻求理性互动

  有学者认为,中美之间可共同做大的“绝对利益”多于“你多我少”的相对利益。在全球产业链上,沈明高认为,中美两国的互补多于竞争,直接竞争只在少数领域存在。两国仍可发展比较优势,通过较为平衡的贸易减少摩擦,做大绝对利益的“蛋糕”。

  他还谈到,在中美两国的经济互动中,大国优势是一大特点,在未来较长时间里难有替代。“而在这两个大国间,博弈是正常生态。博弈并非简单对抗,更不一定是‘零和游戏’。在很多情形之下,和解或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不过,他也提出,两国现在仍存在希望通过增加向对方的单边出口来发展自身经济的思路,决策者应该意识到这种思路的片面性。此外,在货币政策上,目前中美表现出一方量化宽松,另一方量化紧缩,这增加了相互平衡的难度,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政策协调。

  常健则认为,对于中美这样两个经济规模全球第一和第二,而发展阶段又有区别的国家,其互利互惠的空间是巨大的。同时,也不应否认两国在能源资源等领域存在竞争。

  另外,她谈到,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过去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全球经济议程和决策机制受到影响,这主要需要美方调整适应。而正是这些因素要求双方更多地沟通协调。

  “我作一个判断,未来10年中国将继续牵动全球。你知道,过去中国股市变化欧美根本不在意,现在则是高度关注。”浦永灏如此作出预测。

  他认为,中美两国的关系走向对世界意义重大。一方面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共荣共损的特点。另一方面,实力上升国家与传统强国间会出现利益博弈和协调。中美两国高层需要展现智慧,化解分歧,提升互信,在社会及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深理解,增进共识,以此促进商业互动。

  共同挑战:中美经贸关系蕴含全球意义

  “增长动力从西向东转移对全球意味着什么?主要经济体能不能成功实现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如何解决能源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常健在接受专访时,提出了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的几个大问题。

  她认为,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中美两国间的合作可能会是一个好的解决之道。比如在解决能源资源约束方面,要想发展新能源产业,就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不仅企业,甚至一国也难以承受这种资金压力。在这方面,如果中美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投资研发,或许会推动行业获得明显进展。

  而在沈明高看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变化,某种意义上是全球经济关系变化的缩影。如果两国在调整结构,平衡贸易等方面解决得好,全球经济将有可能保持虽然较低但更可持续的增长。

  他指出,如两国不主动调整,陷入被动调整,其代价是全球经济与市场的大幅波动,或诱发新一轮危机。而从历史经验来看,逆差国的调整先于顺差国。

  浦永灏则用“不约而同”来形容中美两国的经济目标。他认为,中美都在调整经济结构,且互为补充,因而存在互利基础。在此基础上,两国应该寻求层次跃升,加强协调,顾及各自政策的外部影响,从而给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好的范式。

【作者:新华社 】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