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夏俊峰二审辩护律师认为,畸形的城管制度给暴力执法提供了制度土壤。在具体制度的纵容之下,暴力执法就会成瘾、成为习惯。
核心提示:夏俊峰二审辩护律师认为,畸形的城管制度给暴力执法提供了制度土壤。在具体制度的纵容之下,暴力执法就会成瘾、成为习惯。
5月9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刺死两名城管案终审宣判:夏俊峰死刑。
夏俊峰案引起法律界人士的争议。其辩护律师认为,该案起因是城管申凯、张旭东等人野蛮执法,夏俊峰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不属于故意杀人。
夏俊峰不是第一个杀死城管者,在他之前,2006年,在北京就曾发生卖烤肠的小贩崔英杰刺死城管案,该案以崔英杰被判死缓、被刺死的城管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告终。
为什么城管与摊贩之间往往出现暴力对抗?夏俊峰二审辩护律师认为,畸形的城管制度给暴力执法提供了制度土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认为,解决城管和小贩冲突的治本之道在于政府改变城市管理思路,对流动摊贩化堵为疏。
城管制度畸形埋下暴力执法隐患
夏俊峰案二审辩护律师指出,被杀的城管和杀人的小贩一样,都是城管制度的受害者。
他指出,目前城管执法中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迄今未有一部全国性的《城市管理法》或者行政法规导致城管“执法”缺少法律依据;二是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领导机构缺失;三是法律监督缺位,僭越公安权力;四是城管队员法律身份不明,素质参差不齐,打手流氓混迹其中,借执法之名、行夺财谋私扰民害民之实。
他认为,在法律地位不清、权力制约不力的制度下,城管人员的暴力习惯,已经成为城管制度的需要。他认为,城管自身也会采用法外暴力用于补充规则之不足,用于弥补身份威信和法律威慑之不足。这种暴力一旦开始,就具有自身的惯性,在具体制度的纵容之下,在群体心理的传染之下,就会成瘾、成为习惯。
王锡锌指出,目前城管被赋予的执法面太宽,另外一方面,法律赋予其完成执法任务的权力又太小,城管本身角色定位面临困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张耘对此建议,首先定位清楚城管在整个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再对其给以相应的法律规范。“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问题,就会有两种极端结果,城管要么暴力执法,要么不作为。”
北大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指出,目前正在制定中的《行政强制法》已经考虑给城管以行政强制实施权,将城管运用行政强制措施纳入法律规范范畴。他认为,《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对约束城管执法行为将起到一定作用。
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王锡锌指出,城管在面对城市无照流动小摊贩执法时,矛盾表现最为突出,为此目前各地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有所调整,比如建立城管纠察制度,即在城管队伍之外再建一支队伍来管城管。
“但这其实治标不治本。”王锡锌直言,“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城管对流动小摊贩严加执法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
“城市是属于谁的?城市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王锡锌指出,我们传统上总是把城市定为城里人的,城管在很多时候,是为城里人来管。而外来者,比如社会底层的商贩需要自谋生路,无钱去固定门市,只能流动。
“惨剧的发生表面上看起来是城管和摊贩存在冲突,但本质上是城市利益冲突的结果。”
王锡锌认为,治本之策在于对小摊贩从一味“堵”改为合理的“疏”,而要真正落实则有赖于城市管理者做出利益决断。
“要避免下一个夏俊峰出现,城市管理者应考虑的是如何给予其在城市一席之地,而不是一味以公权力驱赶清除。”张耘说,要化解城管和流动小摊贩之间的冲突,需要政府去正视并去解决城市中那些低收入者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他建议政府建立公益性市场,让这些低收入群体可以从事小商品的买卖。“从短期来看,政府需要支付一定成本,但是从长远看有利于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张耘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