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之壹街区心启程

2011-05-12 00:08:48 | 作者: 张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三年前,在都江堰地震被埋96个小时后,黄莉奇迹般地生还但最终失去双腿和右臂;三年后,仅凭剩下的左臂,她却扛起了一份原本并非一个残疾人所能承担的责任。

两年多来,一间四十平米的简单小屋,加上一群同样身残志坚的病友,一个由黄莉发起设立的名为“心启程”的残疾人爱心服务站,为无数遭受困惑与逆境的人们树立了生命信念。

她们日常的工作只是一张张需要精心勾勒的羌绣绣片,但最终承载的却并非一幅幅简单的羌绣成品。心理咨询热线、生活技能培训、残疾康复训练、爱心物资发放等等已成为该组织重要的工作内容。

5月6日下午,坐在轮椅上的黄莉在接完学校的儿子后才匆匆赶来与记者见面。记者从黄莉丈夫邓泽宏的口中得知,当天因为要将各地寄来的爱心物资,赶在周末前发到汶川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手中,他们一大早就出了门,直到现在才算真正歇了口气。

黄莉显得精神饱满,笑声格外清澈,齐眉短发,热情洋溢,倘若不是那一张轮椅,记者很难将“地震”、“残疾”两个字眼与这个38岁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地震前,黄莉与丈夫在阿坝州黑水县开了个火锅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彻底打破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当时因为婆婆生病,黄莉到都江堰照顾。她刚给儿子过完9岁生日,打算在13日返回黑水,不巧遭遇了那场厄运。

现实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黄莉至今都不愿过多谈及当时的心境。她只是说,对家庭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是她当时最无法面对的。

“说实话,没想到在那种情况会成为志愿者,是卉姐的话鼓励了我,她说我有健全的头脑和嘴,通过讲述自己的事就能帮助很多人。”黄莉说。

如今黄莉发起设立的“心启程”残疾人爱心服务站就设在离青年活动中心不远的一间临街铺面里,四十来平米的房间既是办公场地又是刺绣作坊,显得有些拥挤,但越来越多慕名而至的地震伤残人员加入到了她的爱心服务站。

回想起爱心服务站成立的前后,黄莉仍感触颇深。2008年10月,从广州回到成都继续治疗的黄莉内心已逐步自愈,但病房里更多的伤员却仍沉浸在地震阴影里不能自拔。一天,黄莉突然想到利用别人捐助的钱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或许可以让大家重新找回信心。在她的倡议下,病房里有五个人商量筹集了900元,开始了十字绣工作。

“5·12”地震周年活动之际,她们的十字绣作品首次以5000多元拍卖出去,获得了应有的劳动回报。参与十字绣制作的几个地震伤员内心受到极大鼓舞。自此,有不少爱心机构也开始主动找到他们做刺绣产品,其中就有羌绣产品的初加工。

2009年7月,在香港治疗期间,有人建议黄莉注册成立爱心服务站,并愿意提供资金援助。于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心启程残疾人爱心服务站”最终成立,水到渠成的是,在香港人士以及上海同济大学的援助下,其制作的羌绣产品也分别在香港、上海销售。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