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失地移民安家记

2011-05-12 00:08:57 | 作者: 刘振盛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四川省汶川县直台村支部书记陈学平像个“商人”。

上午忙着考察村里茶园的春茶质量,帮忙联系销售渠道;下午又赶着去村民新开张的羌寨农家乐转转,询问盈收。

陈欣喜看到,离开直台村旧家园的村民们,开始扎根地震后的异地安置点——成都邛崃市油榨乡。

这在两年前还不可想象。2009年9月24日,因家园土地损毁,不宜建设,包括直台村在内的1202名地震移民分别从汶川、青川两地重灾区,搬迁到油榨乡南宝山异地安置点。这也是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唯一一个跨市州异地安置区。

从安置选址过程中让村民参与选址,到新村生计恢复让村民参与决策,陈学平欣慰看到,至今村民鲜有失望过。

到现在,几个新开的茶园及加工厂,政府扶持下建起的农家乐羌族乡村旅游基地,让村民在异地重建的新村,看到新的希望。

2011年5月10日,邛崃市南宝山异地安置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土地方面已经提供了7776亩,并且投入了约2.33亿元资金,下一步的重点将是发展茶园、羌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等产业。

异地考察安置

5月6日,当记者来到南宝山,只见温暖的阳光下一幢幢新居沿着山坡错落有致。新改良的茶园内,着鲜艳民族服饰的羌族女子在绿茶中穿梭忙碌,一旁的金花幼儿园里,则传出孩子们咯咯的笑声……这一切,在三年前,无论陈学平,还是普通村民,都无法想象。

陈学平所在的直台村原属汶川县龙溪乡海拔近2500米的羌寨。

在汶川大地震中,85户木石结构房屋全部损毁。更为严重的是,原有水源已经下沉,连接村和乡的唯一一条10公里基耕路,早已辨认不出模样。

失去家园和乡间道路后,灾民们几经搬迁。从龙溪乡板房到汶川玉龙镇,再回到龙溪乡板房,不到一年时间,陈学平带领直台村就搬了三次家。当时针对因灾失地农民,四川省政府的原则很明确:“就地、就近、分散安置。”

“我们也很想回到原地去重建,因为羌族在当地已经有很长历史,尤其是老年人更舍不得离开故土。”陈学平说。为此,从2008年底到次年初,他带人四处去寻找水源,但是都无功而返。

这个时候,远在200公里外的邛崃南宝山伸出了橄榄枝。这个地方原属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的劳改农场,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经腾空。当时经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门考察后,作为全省唯一受灾群众跨市州异地安置点备选。

很快,2009年清明节后,寻水无望的陈学平来到南宝山踩点。他来的当天天下着雨,望着眼前的土地,他不敢马上就做决定,回去后立即召集村委会,决定每十户派一个代表来考察。

“最后大家考虑到,原来的地方肯定是无法居住了,搬迁是必须的。虽然大家也可以就近投亲靠友,但是我们想整村安置,这就比较困难。于是,大家决定到南宝山来。”陈学平回忆说。

确定跨市州异地安置后,2009年5月23日,邛崃市就启动了南宝山异地安置点永久性住房建设。随后9月24日,陈学平和其他1201名移民搬进了南宝山安置点永久性新居。

记者从邛崃市了解到,安置点建设了金花村、木梯村、直台村三个区。建设永久性住房4.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

大规模搬迁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

邛崃市南宝山异地安置办公室负责人透露,包括土地腾退、中央拨款及社会捐赠,共计两亿多元,用于建设。

生计恢复

进入新村,如何扎根,变得重要。

异地迁来的村民们开始与当地村民联姻。今年38岁的木梯村村民杨彩华在3月份时决定再婚,对象就是当地39岁村民陈兴祥。

在当地一名驻村干部看来,地震移民与当地村民联姻,无疑可以让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安居乐业。

当然联姻只是路径之一,为了让移民们能安心住下来,当地政府还从土地、医疗等方面着手。

譬如在生活要素保障方面,首先,所有地震移民可按人均0.5亩菜地、2.1亩茶园标准分配到户,并且房产证、房屋土地使用权证、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也已颁发到户。

其次,基本生活物资保证方面,移民每人每天可获得1斤大米、2两菜油。再者,将移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参保率100%,并且为移民购买农村基本医疗保险。

“安置点的土地属于国有,共有7776亩土地。”上述安置点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提供的生活补贴也是从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持续三年。

除输血式补贴外,如何带领村民自我造血,变得关键。陈学平管理的直台村共有435人,其中将近200人已经外出打工。“现在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出去打工也比较困难。”他说。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