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之后求教师:灾区重建的“软件”题

2011-05-12 00:09:31 | 作者: 马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说实话,有的学校根本没必要建那么高标准,把这部分钱节约下来用到软件上,培训老师、开发课程,肯定对社会帮助更大。

核心提示:说实话,有的学校根本没必要建那么高标准,把这部分钱节约下来用到软件上,培训老师、开发课程,肯定对社会帮助更大。

5·12过去三年,曾经的震中汶川已很难再看到遭遇巨灾的影子。

县城平整的马路上,穿梭着装饰过的人力三轮车,载着各地游客参观新汶川。游客们从汶川第一小学门前经过时,多会有两个动作:先是啧啧惊叹,然后是掏出相机或手机一阵猛拍。

这所地震后重建的小学,有着象牙黄的外墙、欧式的拱形大门,顶楼设计成别墅式,各主体建筑上有精美的大花浮雕。学校分教学、生活、体育、休闲等几大功能区,通过架空层、连廊等互相联通。室内有标准的篮球场,室外有环形塑胶跑道、游泳池。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达6000万。

在当地人眼里,这所学校被称作“超五星级”的校园。

灾区学校的硬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软件水平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运营维护挑战

汶川一中是广东省援建当地的最大项目,投资额达2.7亿;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胞、归侨侨眷发起援建的新北川中学投资则近2亿。

除基础设施外,重建学校的教学设备也有非常大的改观。

在理县的一所小学,教学楼里电子琴室、美术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音响设备。

这样的设备即便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也并不多见。这位负责人坦承,学校重建后,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大大超过了很多内地同类学校,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在震区,很多一线的校长、老师普遍认为:通过重建,震区地方教育的硬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三年的发展速度赶上了过去三十年。

然而,高标准学校的后期运营维护成为新问题,令很多校长头疼不已。

“按我们原来的生均经费标准,重建后的校舍运行及维护成本,是没办法正常维持的。”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说。

由于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运行完全靠财政拨款。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加大投入,所有学生在校读书不交任何费用。对于寄宿制学生,还要每人每月补助120元生活费。学校的运营完全靠国家财政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维持。

理县这位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学现有575名学生,按国家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每人每年300元,地方财政有一点补贴,每人每年40元,经费总计19万左右,维持重建后学校的日常运营,常处于捉襟见肘状态。

“仅电费一项,地震前一年只不到1万块就够了,现在学校规模大了,设备设施增加了,电费一年就要4万至5万左右。”这位校长称,“目前这个经费标准是不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

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也表示,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所有的灾区学校都存在运行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现在学校都在往上面反映”。

其实,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亦有认识。

早在灾后重建不久,2008年10月24日教育部就联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其中明确规定:“灾后重建学校校舍建设应结合当前需求和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节约型校园建设方向。”

四川省教育厅也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灾后重建学校在教学设备上严禁超标准配置,学校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行成本,防止出现仪器设备闲置的现象。学校的装修必须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装饰材料,不得采用高档材料,不得使用豪华、繁琐的景观设计方案。

硬件之后是软件

“因为学校硬件好了,很多人都说一流的设备就应该办出一流的教育。”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道。

然而,现实却是,硬件条件的提高与教学成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线形互动。

据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当地有12个高三毕业班,每班约45名学生,总数将近500多名学生。除到外地学校去读书的孩子外,高中三年都在本地读的孩子中仅有一个考上了大学,还是个三本院校。

这样的成绩很多家长都看在了眼里。在抱怨学校不行、老师不行之后,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或社会关系的家长,开始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绵阳、成都去读书。

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所在的学校,一年级能开两个班,总数有80-100人左右,“到了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变少了”。

生源流失的情况其实在震前就存在,而在地震后呈愈演愈烈之势。“一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二是家长的经济条件在地震后确实是比之前要好一些,手里有一点钱就把孩子送出去。”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分析。

核心提示:说实话,有的学校根本没必要建那么高标准,把这部分钱节约下来用到软件上,培训老师、开发课程,肯定对社会帮助更大。

这就像是筛沙子,从小学就开始筛,一直筛到高中,生源经过几遍筛选,剩下来生源质量可想而知。

茂县的一位教师反映,灾后重建涉及到学校调整,一些原来设在乡上的中小学撤并到县里,这些孩子此前的学习基础较差,刚入学时根本不懂汉语(当地是羌族为主的地区),学生刚进校时,教师必须要“双语教学”。“就是用汉语教一遍,再用羌语解释一遍。”这位老师说。

硬件设施提高使家长、社会的期望值增加,但优秀生源持续外流严重、学校短期教学成绩徘徊不前……这样的恶性循环,给教育一线的老师、校长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软硬件的不协调,”上述理县小学校长表示, “但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务实的教师培训是关键

如何协调软硬件之间的关系,破解恶性循环?

灾区一线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我个人觉得能不能留住学生关键是软件,就是教师;硬件再好,教师质量上不去也没用。”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称。

在与当地教师接触中,很容易感受到他们对提升自身能力的急迫心情。

“硬件变化对我的心理冲击还是挺大的,我成天想,怎么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去充实自己,怎么能给孩子们上好课。”理县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表示。

当地一些教师还反映,学校配备了新的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上课也要用到电子课件,可很多教师年龄较大,掌握起来比较费劲,“可能最基本的打字都不会,更不要说投影、课件了” 。

在教育部关于灾后重建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强灾区教师培训工作”。2008年暑期,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帮助灾区15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身心状态。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也曾表示,随着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灾区学校校舍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将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校舍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上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促进灾区教育发展提高上来”。

据何介绍,四川省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外,还依靠援建力量通过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以及对口支援省市名校与灾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

不过,当地教育界人士反映,这项政策的落地与基层需求尚有不小差距。

“我觉得培训是比较多,但总的来讲还是理论多、实践少。”理县一所小学负责人说。

这位校长希望能有专门针对一线教师进行授课技能方面的培训,最好是请到发达地区示范学校的骨干老师来给当地的学生上公开课、示范课、样板课,这种方式“更有效、效果更好”。

“说实话,有的学校根本没必要建那么高标准,搞那么多校舍,有的学校教室闲置率特别高。把这部分钱节约下来用到软件上,培训老师、开发课程,肯定对社会帮助更大。我们的灾后重建好是好,但有点偏。”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表示。

此外,灾区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教师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希望能少一些社会干扰。

“最头疼的就是各级频繁的检查。”一位老师抱怨。

“现在的各类检查不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相反还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老师学生疲于应付。”这位校长言辞恳切,“地震已过去两年多了,请不要再折腾灾区了,让我们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吧。”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