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南京

2011-05-13 23:51:03 | 作者: 金城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为着本报与南京市经信委共同主办“第四届VC/PE紫金论坛”的缘故,这期我们得以有机会关注六朝古都南京,研究这个前朝首都经济振兴的故事。

虽然贵为江苏省省会,但是近20年里,南京完全被苏南经济奇迹的光芒给遮蔽了。在苏州、无锡名噪全国的同时,南京似乎只作为一个地区政治中心而存在。但是现在,据说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说这话的背景,是中国的工业化浪潮正在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蔓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似乎有可能从长三角、珠三角,向环渤海湾、中部地区和西三角转移。如果这样说有些儿言过其实的话,至少,以前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都会作为中国经济代言人的角色,现在至少要加上更多偏于内陆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在北上广深之外,更有七八个地区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代表中国经济的力量,这些城市包括:天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沈阳,当然也包括虽然属于长三角但却无法超越上海的两个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

至少在江苏来说,相对于苏南地区,南京经济的崛起只能被命名为“后发”。

南京人讲起自己发展经济的优势,一如国内许多老牌城市那样如数家珍: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原来石化和电子等产业很强大;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科教和人才优势;靠近苏南工业区,可以就近提供服务等等。

但是国内与南京类似的不少省会城市也都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其结果是,他们觉得自己发展任何产业,无论是重化工业、轻工业、城市型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产业,还是金融业、物流业及商业服务业、文化产业,都有优势。于是就制订出庞大的产业规划,想在几乎所有领域全线出击。

其实恰恰这种不作客观研究分析,不下产业苦工夫的投机主义心态可能会害了自己。哪怕他们也许真的收割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却失去了总结先发地区经验教训、真正实现“精明增长”的机会。他们本可以汲取过去30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教训,利用自己的软件优势,转变发展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为国家走出一条新路出来,但他们轻易放弃了,然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先发地区同样地绕弯子,所有的亏都要再吃一遍。

所以,如果要我给南京一些忠告的话,南京,或者还有成都、武汉、西安,真正的核心优势,就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是人才优势,如果不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可惜了。

以科技为例,南京市可谓是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应该最有条件成为科技创业的创新之城。想必国家也正是看到南京的这一优势,所以南京成为全国惟一一个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

南京其实不必浪费太多资源于面面俱到,去追求GDP的排名以及一些看上去光鲜但未必适合南京的时髦产业,应充分发掘自己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利用自己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的机会,探索设计系统的区域创新政策及制度体系,改善投资及创业环境,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励年轻人个人创业,并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国内科技公司在南京设立研发机构,使得南京成为长三角的研发中心和创业之城。

短时间内,可能南京的GDP未必耀眼,但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我们也许将看到一个避免了国内大多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老路的教训,完全由创新驱动的“南京模式”,而这样的“南京模式”既可以为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也将为整个国家改变在国际上不利的产业地位探索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这也是本报热情参与“紫金论坛”的初衷所在,地区性的区域创新体系之关键,正在于VC/PE等金融资本工具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结合,为科技创新及创业注入强劲的助推力。惜哉国内的VC/PE热衷于投资即将上市的企业,较少愿意去做天使投资人,而南京的创业及创新制度环境,还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这也许应该引起地方决策者的重视。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