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容忍多元化发展路径

2011-05-16 01:06: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虽然最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下帷幕,但是对于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走向的中美关系,思考还没有停止。

  虽然最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落下帷幕,但是对于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走向的中美关系,思考还没有停止。

  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始终对刚刚跃升为第二的中国又爱又恨。虽然从心底认同,中国崛起也对自身发展有利,但由于发展道路的不同,仍然难以有“战略互信”。

  刚从美国归来的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就曾多次参与对美的出口管制谈判,他的经历也许能告诉我们,在一个越发多元化的社会,美国也许需要更加容忍别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中国发展是美国的利好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有些中国人担心美国对中国的成功感觉不舒服,也有美国人担心中国得益以美国受损为代价。从你与美国人的接触来看,他们对中国到底是什么心态呢?

  魏建国:21年前,我与美国谈判的时候,他们的谈判人员大多态度蛮横、趾高气扬。当时他们谈着谈着,甚至经常把脚放到桌子上。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他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是好事。但是不是从心里真正认识到,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并没对美国造成利益上的冲突,而是给美国带来很大利益,这个我不知道,但是起码在表面上美国有一个重视的过程,美国需要从行动上放低身段,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也很赞赏一些美国人和我们在会谈中、交往中,对我们采取比较平等和体谅中国难处的做法。但是大部分没有做到体谅中国的难处,体谅到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它国内还有相当多的事情要处理。

  4月16日至21日,我刚赴美出席了第三届贝塔斯曼基金会金融年会。席间,我与美国众多高级智库人士交换了意见,包括传统基金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几乎一致:相信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利益。他们对目前媒体流传的对中国的崛起有很多恐惧心理,不太赞同。

  首先,考虑到奥巴马要出口五年之内翻番,中国肯定是最大的市场,其他国家不能承担。所以他们自然更关注,希望中国市场更开放一些。

  其次,中国提出不做霸主,并且也尊重美国的利益,美国自己目前已经做不了经济的引擎,但是中国在慢慢地成为引导世界经济的引擎,对美国来讲收益要大于损失,所以他们认为合作大于分歧和论战。

  中国不是“徒弟”

  日报:有人把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作18岁和8岁的对比,因此,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如何不吃太大的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你怎么看待这个比喻?

  魏建国:除了这个,还有在金融领域,把美国和中国比作“师傅”和“徒弟”的关系,但是,这些比喻我基本上都不太同意。中国在走一条创新的路子,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人脱贫,并且让国家繁荣起来,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其实中国道路在这个多极的世界中,与美国应该是一个相互依存、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状态。美国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并不见得它制度上、体制上不存在问题。即使他18岁,成熟了,很多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比如这次金融危机就是它以前矛盾的一个大暴露。现在它在努力地挽回这些事情。而中国现在也在面对复杂的事件,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不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能解决的。而且,并不一定这个年轻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中美关系就是要建立一种国与国之间新型的关系。就是互相不要干涉内政,但要关注对方的核心利益,加强对话,共同商量一些关注全球的问题,避免误判。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合作的时候,更要携手共进。所以我觉得这次会议上中美双方领导人在用到一些成语时还是有一定方面的思考。现在国与国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关系,不要看作是老大和老二的关系,这种时代我觉得是一去不复返了。

  多虑会令美国错失中国市场

  日报:本次美国说考虑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放松出口管制,从你的经验来看,美国的这次发言和以往比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会不会有实质性的行动?

  魏建国:这次美国当然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自己曾长期主管和美国谈判,让其放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也正在谈。我跟商务部的其他部长都谈过,我认为美国现行的出口制度已经老化了,不适应世界的变化,现在必须改变。美国则认为这个制度,虽是启用于冷战时期,但是如今在混乱的时候还是有用的,所以硬咬着这个制度不放。

  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是否放松,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信任,我们希望你在这方面做出个姿态,这是个政治姿态问题,美国把它看得很重,我们现在谈判的核心问题是“最终用户制度”。“最终用户制度”的概念就是说我的高新技术产品到你这儿来,你一定要保证不能转向军用产品,然后到你厂里核查。你要报告你的产品生产了几个,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承诺的是要说到做到的,你还来核查就是不信任的表现。虽然今年美国这方面对华的出口多一些,但高新技术产品仍然只是警示性的提高。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的这个管制制度要彻底改变。

  我觉得美国太多虑了,中国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透明度相对于以前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在最终用户这个上面纠缠不清的话,也会影响美国对华出口的机遇。就前几年来看,日本、欧盟对华的高新技术出口的产品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有好多知识和高新技术,中国自己也能做,所以美国在这方面是早放开早主动,早抓住机遇,不要拖到最后我们自己都研究出来了才放开。

  美国有一个特点,你没有的时候它就拼命阻拦,一旦你有了以后,他就拼命给你推销相关的东西。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计算机的案例。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些东西等到中国自己都研发出来了,说句老实话,我们也不需要你了。

  在国家层面的“市场经济地位”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希望你能承认,但是即使你不承认,2016年我们也自动进入了,这也没几年了。

  美国应诚待中国投资

  日报:这次我们期望得到的对美投资准入的问题,你觉得美国方面的回应如何?

  魏建国:应该来说美国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相信美国是希望投资准入的。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央企,有明显的怀疑态度,它认为央企代表政府。拒绝的方法也是千篇一律,如影响国家安全。但是我觉得美国大可不必这样做,这样对美国不利。我们有些产业,甚至包括华为在美国的一些并购,是真正地在推进中美合作。在这点上,应该通过中美积极对话,这是我们可以最早做出实质性行动的一点,也是美国最需要的一点。只要我们双方以诚恳之心对待,以市场来看待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其实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的案例是不成功的,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无论是在美国或者非洲,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当地的市场、法律等,还有合作伙伴的背景,我们有些公司对这些方面的了解是肤浅的。有的虽然有一定了解,但是也缺乏市场的深入实际的调研,往往在这样一些过程中带来一些损失。所以进入市场前的准备,是企业最需要加强的一环。我们走出去比如说并购、建厂等等没有实现,大部分是我们前期没有调研或者调研得不够。

  我觉得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努力来克服,从政府来说应该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包括美国、欧盟等这些国家应该把必要的事实告诉企业,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表明什么会影响到国家安全,提前告知中国企业。

  日报:《华尔街日报》报道,上次S&ED美国是为了扩大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此次S&ED打开了中国服务业市场,允许外资银行销售共同基金,你怎么看待美方这种具体的诉求?

  魏建国:美国的这个诉求也有道理。首先,去年关注的是绿色经济和能源产能,因为毕竟每年我们的议题都有新意,提完以后它还有一个执行和落实的过程。

  今年,美国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中国服务业的开放问题呢?因为大背景就是,它认为中国是今后解救美国经济的衰退和整体经济恢复的一个主要希望所在地。如果这个时候中美高级官员能在中国这个地方,多打开些市场,中方多接受一些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美国进一步跟中方在这方面加强互助打下基础。我觉得这个很自然。但是中方有自己的一个规划,也不能全部听命于美国。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