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监管:“硬币”翻向哪一面?

2011-05-18 00:57: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创新与监管,是金融这枚“硬币”的两面。

  创新与监管,是金融这枚“硬币”的两面。

  几十年来,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在抛掷这枚“硬币”时,形成一道独有的轨迹。而今,这枚“硬币”又将翻向哪一面?

  中国金融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主要由政府行政力量主导并推动,后者主要由市场自发形成。发展模式的不同,左右着两者的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天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金融市场曾经因为市场制度框架设计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匹配以及对市场经济理解不深入,一度积聚了大量系统性风险。以清理整顿、关停并转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对市场的干预,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金融市场若干子市场的“主题词”,信托、期货、证券、保险等市场无一幸免,个别子市场甚至经历了“重构”,“3·27国债期货事件”、“8·10股票认购证事件”、“金信信托停业事件”……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史上留下了伤痕。

  而过去十年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黄金十年”,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急剧膨胀、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金融机构扎堆设立、市场参与者数量迅猛增长。众多金融子市场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并迅速赶超欧美发达国家,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加转轨”、“规范中发展,发展中规范”,充分显示出市场发展模式的悄然转变——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和监管许可的框架下寻求金融市场的突破。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创新依然受到监管力量的强约束,创新成果主要展现在数量型增长上。

  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证明,金融市场的高效依赖于金融创新;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又带来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平衡的问题。与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疾风骤雨后的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纷纷反思创新过度相比,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市场依然创新不足。

  当量的增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质的提升是金融创新的必然逻辑。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重大转型期的当下,一个高效的金融市场是有效服务与服从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储蓄率居高不下的金融市场,创新需求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数量型增长的突飞猛进,以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为代表的业务创新、以创业板和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市场创新、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产品创新、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渠道创新和与诸多创新相配套的各种制度创新,共同构建着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创新发展的路基。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形成于过去十多年“规范发展”的思路之下,虽然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框架与方式方法,但监管对于金融创新的干预力量依然强大,各个层面的创新进展谨慎,依然主要处于行政力量主导模式。

  中国金融市场经受住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在成功抵御系统性风险冲击中显示出监管制度的有效性,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现有监管体系在保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为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腾出空间。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20年前的这段讲话,在如今经济发展模式重大转型时期依然振聋发聩。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