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福宫会所之前有一家名为天廷地的会所,另有某些院落也有私人接待功能。故宫陷入了遗产开发与商业化选择的两难困境
核心提示:建福宫会所之前有一家名为天廷地的会所,另有某些院落也有私人接待功能。故宫陷入了遗产开发与商业化选择的两难困境。
芮成钢的一条“建福宫变成全球富豪专属会所”的微博令故宫博物院深陷商业化漩涡,尽管故宫方面已出面澄清,但故宫该如何开发的争论仍甚嚣尘上。
早在2007年星巴克开进故宫之时,芮成钢就是坚定的反对者。事实上,作为一个知名的财经记者,芮成钢不反对星巴克,也不反对商业化。他曾在博客中写道,“祝愿星巴克在中国继续成功,但请务必早日从故宫里撤出来”。
在旅游、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故宫的商业化步伐其实并不夸张。曾参与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项目的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张国超认为,同动辄将旅游景区外包相比,故宫采取的是大型文物遗产采用的传统管理模式,景区的管理机构既是景区所有权的代表,又是景区的管理主体,既负责遗产的开发,又负责区域内遗产的保护。
但在追逐利润的资本面前,故宫无疑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肥肉。
还有第二、第三个私人会所?
建福宫成为私人会所的消息令社会上掀起“故宫应归谁所有”的巨大争论。5月16日17时,故宫博物院声明称,建福宫花园不存在也不可能成为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
受委托承担建福宫花园接待服务工作的是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宫廷文化公司”),这是一家下属于故宫博物院的“孙子公司”。记者发现,还存在一家与宫廷文化公司一字之差的公司——北京故宫宫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宫苑文化公司”),其经营项目之一为高档艺术品购物会所。
这间高档会所名为“天廷地——故宫宫苑皇家文化商务沙龙”(下称天廷地会所),位于故宫神武门外东侧,护城河内。其公司网站宣传语称“仰看故宫角楼,远眺景山五龙亭,坐拥天子宫殿——紫禁城一隅”。
宫苑文化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廷地会所如今已不再经营,原因是租房合同到期,“今年3月刚刚搬出”。工商资料显示,运营天廷地会所的公司名为北京故宫宫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廷地分公司,其注册地址为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外东侧15间,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今年4月20日注销。紧接着4月23日,有网友爆料,建福宫在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
根据历史资料,天廷地会所所在地应为乾隆时建造的神武门外守卫围房。故宫博物院和故宫所在的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故宫院墙外、护城河内不动产产权和管理权为故宫博物院所有。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为田路一,据公开报道,田路一现为宫苑文化公司总经理,其父为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田耕。
宫苑文化公司工作人员称,天廷地会所原为“老板的私人会所,接待一些VIP客户”。该公司网站显示,2001年,该公司经故宫博物院批准注册成立,是故宫授权开发“故宫专造”皇家艺术品的专业文化公司。
天廷地会所恐怕还不是故宫“隐藏”的唯一的私人会所。有知情人士透露,故宫内的静憩斋同样具有私人接待功能。静憩斋是故宫内坤宁宫后御花园前一个幽静院落。
记者发现,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直属的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故宫文化产品”网站上,有名为“静憩斋”链接,但进入后没有任何介绍和链接。
然而,在制作“故宫文化产品”网站的某技术公司的网站上,却留下了静憩斋网页的完整信息。该网页显示,静憩斋具有承接私人小型聚会、故宫旅游客人休憩与体验活动、文化艺术品鉴赏会等业务。
而根据公开信息,网页中的咨询电话为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电话。记者未能从故宫博物院方面证实静憩斋是否开展私人接待业务。
台湾某旅行社网页显示,该旅行社2008年曾组织“北京故宫乾隆一生体验之旅5日”活动,即包括游览故宫静憩斋,并在此品尝“乾隆御宴”。
382种授权工艺商品
直到现在,宫苑文化公司网站上的经营项目中,仍有会所一项,但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故宫授权的高档工艺礼品。
1998年,宫苑文化公司前身星际文化公司开发创作的《正大光明匾》,赠送美国总统克林顿,打破了故宫以往只赠送贵宾画册或复制品的惯例。这被认为是“第一次以经过创新的艺术品的形式代表故宫”。
宫苑文化公司与故宫合作的深入之处还在于,其获得了故宫授权的“故宫专造”使用权,异曲同工的是,管理建福宫的宫廷文化公司获得了“紫禁城御膳房”或“故宫紫禁城御膳房”冠名权,“紫禁城御膳房专造”、“紫禁城御膳房监制”等名称特许所有权。
核心提示:建福宫会所之前有一家名为天廷地的会所,另有某些院落也有私人接待功能。故宫陷入了遗产开发与商业化选择的两难困境。2004年,一家名为“京城百工坊”的民营公司获得了故宫授权,仿制了十套故宫藏御玺,其材质、大小均与原物无异,第一套被澳门富豪何鸿燊收购,百工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套售价不下百万元”。
该工作人员称记不清是否与故宫分成,但其介绍经过故宫授权生产工艺品的企业“有很多”。
一家艺术品网站正在出售一只标价万元的仿制故宫藏品的瓷罐,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工艺品出具故宫授权书,由景德镇制造,限量60件,并称现在“只能在故宫和该网站买得到”。
景德镇御窑陶瓷研究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景德镇生产仿古瓷器的厂家众多,故宫仿品更是为数不少,“但不涉及故宫文物的所谓‘知识产权’,谁仿都可以”,这名工作人员说,“那些取得故宫授权书的产品,大多是售价动辄几十万的高档工艺品”。
有知情人士称,取得故宫授权的工艺品厂家,大致有两种合作方式。一为将产品赠送故宫若干,留作故宫赠送贵宾的礼品或出售,剩下的厂家去出售。此外也有售完后和故宫分成的情况。
而在“故宫文化产品”网站上,共列有包括瓷器、金银器在内的382种工艺商品,其中即包括记者在某艺术品网站所见的瓷罐,且售价相同。
商业化故宫的改制路
事实上,出售工艺品早就是故宫经营收入之一。1952年,故宫就有了主营烟酒和小食品的商店,兼营新工艺品。那个时候,故宫商店的资金总额为26.7万元,营业面积200平米。
1984年,故宫博物院进行机构改革,把原来的故宫商店和外宾服务部改称为故宫服务公司。此后,还分别用过故宫博物院服务部、故宫博物院经营开发部等名称。
到了1998年,当时注册管辖的东城区工商局出台新的规定,故宫博物院经营开发部被列为不规范名称。
故宫博物院于1998年12月8日专门向东城区工商局发函,请求将经营开发部改名为“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并成为宫廷文化公司的母公司之一,其性质仍为全民所有制。由于故宫地位特殊,这一改名行为还首先经过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在致东城区工商局的这份公函中,故宫博物院称“如若企业名称中不能使用‘故宫’,将会给我院经营开发部的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特批故宫博物院经营开发部注册了“故宫紫禁城”商标。
但一名文保专家认为,故宫的机构改革,首要任务在于加强文物的保护、陈列和研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谭斌曾撰文《故宫也要改革》,通篇所谈皆为文物业务机构改革措施。
工商资料显示,更名后的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资产总额迅速壮大,从2001年的1200万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5335万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