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谁为电荒负责”之一:政府难辞其咎
5月16日,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率队奔赴山西“寻煤”,成为今年迎峰度夏前第一支入晋队伍。
在湘晋双方座谈会上,梅克保坦诚地讲:“受电力需求猛增、水电出力不足、大量火电机组缺煤停机等因素影响,湖南电力供应持续吃紧,已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希望山西能在电煤供应方面给予湖南更大支持。”
“电力需求猛增”的背后,是湖南工业产业势头不减的快速发展。
此举之下,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已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时用电量。“电荒”正由季节性向常态性转变。
而一个颇具讽刺的趋势则是,在国家政策无法有效地推动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之时,眼下蔓延的“电荒”或正在起到倒逼的作用。
如此减排
湖南省统计局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南省GDP为3646.6亿元,同比增长13.9%,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速在13%以上。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490.53亿元,增长21.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39.63亿元,同比增长25.5%。
“在湖南省工业结构中,湖南省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高;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不高,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仍比较低。湖南不少地方仍是粗放式增长,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的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大。”湖南社会科学院副巡视员方向新撰文分析。
在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钢铁、石化等仍是其发展的重要项目。
不惟湖南。2010年在节能减排的约束下,一些地方暂停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大批项目转移至今年上半年开工,带来电力消费的大幅攀升。有些地方高耗能产业存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工业增速与电力需求正相关。“电荒”重地湖南、浙江、江西便是典型案例。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李廷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上述三地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高耗能产品(有色、水泥、粗钢)产量增速多数高于全国水平。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审计结果显示,一些地方违规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问题没有完全杜绝。部分火电、钢铁和水泥企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违规新建“两高”项目,给当地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压力。
此外,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还不够彻底。部分企业未按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要求,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这说明,节能减排政策在执行中被不断异化。
转型悖论
在地方追求高速经济发展的冲动之下,电力需求必定有增无减。
一个经济发展模型在地方和电力行业得到普遍认可:中西部地区用电10亿千瓦时,工业产值可达100亿元,创造财政收入10亿元;而在相同的用电量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则可创造120亿-150亿元工业产值。
在此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下,地方政府甚至在“电价”上做文章。
2010年电监会在电价检查中发现,部分省(区)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政策,助长了高耗能企业盲目发展;一些地区执行差别电价企业名单更新缓慢。
不过,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口号与方式甚至大相径庭。
记者了解到,西部某国家级贫困县被选定为转型发展试点,用以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路线。其近期规划发展项目150多个,投资规模近600亿元,投资项目涉及工业、城乡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其中,工业项目投资总额300余亿元,接近全部投资一半以上。
在这些投资项目中,以资源加工为主,但是炼钢、发电两个项目投资便高达250亿元,相当于当地2010年GDP总量的10倍。
据记者了解,像这样打着转型试点的旗号上高耗能项目的地方,不在少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