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香河大规模违规“圈地”调查

2011-05-20 08:10:50 | 作者: 来源: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从2008年以来,打着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旗号,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大规模“圈占”耕地。据农民反映,政府违规圈地高达万亩以上。记者向香河县政府求证时,香河县常务副县长凌少奎承认违规、违法占用土地4000多亩。群众反映和记者调查发现,香河大量耕地“低价”租用后,经政府层层“包装”,改变土地用途,以高价“倒卖”给开发商用于开发。

不少农村群众反映,自己“口粮田”被征占后,得到的补偿很少,生活难以为继。对此,“新华视点”记者深入香河县对其违规、违法用地问题进行了调查。

违规“圈地”4000亩 农民放鞭炮“护地”

在香河县渠口镇店子务村成片良田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超过500亩。周围村民说,这些地原来都是承包地,现在被强行征用进行房地产开发。一周姓农民说:“俺家里4口人仅有3亩多地,这些地都是‘口粮田’,全家人都指望它生活,现在被征用,一亩地只给1200元‘租金’,说什么也不合理。”

类似这样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征占农民承包地的做法在香河并非只此一例。村民们说,2008年5月,渠口镇店子务村一些村民被强迫签订土地“流转征用”协议,不签者要么副业被叫停,要么被罚款。2008年11月,钳屯乡东延寺村农民不愿退地,3辆铲车和70多名手带镐耙的工作队员,将130多亩土地里的小麦、韭菜全部推平、埋掉。2009年5月初,安平镇谢屯村部分村民每晚11点后就被不明身份人员砸门敲窗,逼着签土地“流转”协议。

店子务村农民蔡永龙说:“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你签:如果你有亲戚在政府、医院、学校上班的,都要回家动员拆迁,否则饭碗端不稳。”

香河县强占耕地的做法遭到农民强烈抵制。在蒋辛屯、钳屯等乡镇,农民们天天跑到自家地前看护,一遇工作组进村征地,就以放鞭炮为号,召集村民护地,有时人数高达上百人。在钱旺、安平等乡镇,农民定期自发组织到征用地施工现场围门、堵路、拉横幅。由于受到农民抵制,一些被征占的土地被迫停建,大面积荒芜。

凌少奎承认,目前县里确实存在严重的土地违规、违法占用。据保守估计,面积有4000多亩。其主要问题有3类:一是乡镇企业乱占地或乱搭乱建;二是农村土地流转违规,部分用地出现“以租代征”问题;三是部分工业、物流园区土地利用程序不合法,在未取得土地指标的情况下,大量占用农地。

耕地“以租代征” 层层包装“变性”

香河县在违规圈占耕地过程中,“以租代征”的方式被普遍使用。所谓“以租代征”是指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开发,是目前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的一种手段,使地方政府能在规划计划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逃避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的义务。

在香河县,知名房企北京万通在香河开发的“紫藤堡”商住楼项目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紫藤堡”位于香河县安平镇境内。据该项目售楼小姐介绍,“紫藤堡”占地约154亩,分3期建设,其中一期上百套别墅已于去年11月开盘销售,二期、三期的别墅及花园洋房也将陆续开盘,并在明年底实现入住。

香河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刚告诉记者:“‘紫藤堡’项目地块属于国有建设用地,公司能提供完整的用地和规划手续。”

但是当地村民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紫藤堡”项目所在的土地原是安平镇谢屯村104户农民耕地“流转”而来,被政府“以租代征”方式非法获得,虽然现在“被合法化”,但土地来路不正。大量农民并未签订土地征用合同,而是和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并明确规定年租金为1150元/亩,每亩年递增30元。

那这些流转耕地又是如何披上合法外衣,顺利“变身”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呢?记者调查发现,从耕地到国有建设用地转变,并被商业开发的过程,历经村委会、镇政府、县国土部门、县政府层层“包装”,历时不到5个月。

安平镇政府给记者提供的《关于谢屯村土地征收开发工作的情况说明》显示,2009年5月13日,谢屯村先后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议题本来是讨论土地流转问题,在多数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会议决议变成了同意将154亩耕地给镇政府用于开发。其结果便是镇政府以流转租用的名义,对耕地实行了征占。

其后,村委会将流转土地交由镇政府“接管”,在群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行组织“土地补偿完毕证明”、“土地测绘证明”等相关材料,上报县国土部门,办理国有土地权证,实现了土地从耕地向国有建设用地的性质、用途变更。随后,县政府指定香河盛达置业有限公司作为土地一级开发商对该地块进行综合整治。2009年10月,香河县政府对该地块进行招拍挂,万通地产以每亩60万元的价格拍得并进行开发。

土地违规谁来担责

针对县内严重的土地违规、违法圈占问题,香河县国土局局长周春华说,从5月16日起,香河县下达紧急整改通知,要求全部停止违规、违法用地现象,复耕已征用并进行工业、商业开发的土地,目前复耕面积为1000亩。针对“以租代征”的问题,香河县要求立即停止“流转合同不合法、流转用途不合法”的问题,严禁乡镇、村社作为流转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但不少村民却反映,县里是看到风声紧,就赶快应付,搞“假复耕”,一些土地把玉米种子播下去,也不深耕,用土一埋了事,玉米以后是只出苗,不长粒,应付上面检查。

16日下午,在钱旺乡香三公路附近一地块上,马达轰鸣、烟尘滚滚,5台旋耕机正在对土地进行复耕。一个旋耕机驾驶员告诉记者:“我们复耕的地块位于正升驾校和香河绿地集团总部之间,有300多亩,原是准备建物流中心的。刚把地里机井、水渠拆掉,就又说要赶紧复耕,我们5台机器一天时间就紧急推平200多亩地。但现在地里到处是石块和水泥桩子,能种庄稼吗?”

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质疑,国家一直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什么在香河县却出现了如此大规模的违规、违法用地问题。在土地督察的压力下,县里被迫搞了点复耕,难道就可以万事大吉吗?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调查香河县的违规、违法用地问题,依法惩处政府相关责任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新华社)

相关:采访被跟踪 遇险打110置之不理

河北省香河县——一个距离首都北京城区仅40余公里的地方。日前,“新华视点”记者就当地群众反映的土地违规流转问题前去采访。没想到这次采访过程,遭遇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怪事”。

被几辆车尾随跟踪

15日下午,记者抵达香河,从香三公路进入路南一大片荒芜耕地。见到记者拿着照相机,立刻有几位村民聚拢过来,小声询问:“是不是记者?”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村民将记者带到田地中央查看被拆毁的水利设施痕迹。

大约十分钟后,一个身穿白衬衫的人朝记者走过来,询问来历和单位。看到这个人来,几名群众四散走开。其中一名女士小声告诉记者,这个人是乡政府干部,经常在土地撂荒的地方出现,一旦有情况就上来盘问。

记者接着来到某房地产集团的一处回迁房项目,门口已经有几十名当地村民聚集。记者刚向建筑工地内走了十几米,后面就跟上来3个人,盘问记者的来历。村民介绍,这3个人都是在这个回迁房项目进行“监视”的钱旺乡政府工作人员。

随后,记者驱车到另一个点采访,途中突然发现我们的车被3辆车跟踪。其中一辆正是“白衬衫”开的白色帕萨特。记者开车绕县城几圈,想甩开这些车,但始终没能成功。无奈之下,记者停下车,跟踪的3辆车也随即停下,车上人围拢到记者采访车前,再一次盘问记者来历,并自称是宣传部门的。记者告诉他们:“我们正在了解情况,希望你们不要跟踪,等需要找你们时自然会联系你们。”对方只说:如果不跟,不好与“上级领导”交差。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这几辆车始终跟我们玩“躲猫猫”,若隐若现。

遇险打110求助,对方置之不理

当天晚上,记者到小六王村采访村民。据村民介绍,这个村子的360多亩口粮田都在2009年被“流转”。然而当初乡政府给承诺的公路并没有修起来,取而代之,被开发成了商业用地。

记者来到一户农家采访,消息传开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纷纷赶来向记者反映各自不同的遭遇,不一会儿这家农户的屋子里就挤满了人。村民们拿着与村委会签的《土地流转协议》《土地承包经营证》等材料,你一言我一语,唯恐被记者忽略。

21时左右,突然有人急速敲门。一位村民慌慌张张地赶来报信:出不了村子了,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和四五辆陌生车辆堵在村子东西两头。有村民说,过去村子里就有人被刺着文身的“不明身份”的人打过,有人还被打成骨折。

热心的村民们开始担心记者的安全。21时35分,记者拨打当地110寻求帮助。记者在电话中告诉110我们是新华社记者,在小六王村里采访遇到危险,希望警方保护。没想到110并没有询问记者遇到什么危险,反而问记者为什么晚上要去村里采访,并告知记者,在这里采访是要通过有关部门批准的。

当记者再次请求他们保护安全时,对方表示要请示领导。记者将联系电话告诉对方并表示等候他们消息。没想到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己任的110再也没有消息。

40多位村民自发护送记者

23时20分左右,110那边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们一定能安全出去!”一位村民拍着胸脯站起来。顿时,几十号人站了出来。“我们送你们出去!”

不到20分钟的时间,40多位村民聚集了十来辆机动车,自发护送记者出发。此时已近午夜,在小六王村村西到村东几百米长的过道上,站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一些老年人拉着记者的手失声痛哭,更多的人则是饱含期盼的眼神。(新华社)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