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铁遇到梧桐

2011-05-20 00:00:00 | 作者: 李净谦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实习记者 李净谦 南京报道

    天平的一端是在建的大型地铁项目,另一边是栽在路边的梧桐树。
    当地铁遇到梧桐树,这一次,天平没有迅速下坠,而是选择了维持平衡。经过整整两个月的民意搜集和决策修正,南京上千棵梧桐树为了给地铁让路要惨遭“拆迁”的故事,终于有了最新版本。
    “你现在看到的正在动工的地铁三号线工程原来的道路两旁都是大梧桐树。”一位张姓南京市民对记者介绍。他是一名中学退休教师,更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就在太平北路附近。最近两个月,他有空就来这边转转,看看是不是还会有树被移走。
    5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市太平北路和长江路的交汇处,太平北路西侧原有的梧桐树已经全部被移走。随后记者向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太平北路的部分梧桐树已经被移到了中山陵。
    早在3月初,一张照片在网民间引爆了一个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沉重话题:南京市区的太平北路道路两旁的40多棵梧桐的粗大枝叶“不翼而飞”,原本绿树两旁的马路只留下光秃秃的路面。
    随后证实的原因是,南京为修建地铁三号线和十号线,市政府决定将长江路、太平北路等地铁沿线数个站点旁的梧桐树迁至别处。据统计,南京将迁移1700棵行道树。
    敏感话题瞬间发酵,并引发了一场“拯救南京梧桐树 筑起绿色长城”活动。不少南京市民为树木系上了绿丝带,表达自己的不舍和反对。网友在微博上发起“南京地铁建设和梧桐树保护谁更重要”投票,54%的网友认为“梧桐树保护更重要,宁愿地铁改线”。 
    “现在的梧桐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数比较久的。”张姓老人告诉记者,以前南京人在夏天出门被晒几率很小,因为道路两旁的梧桐大枝叶搭成一条条绿色通道。也正因为有了这一道道绿色的通道,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才显得有些特别。
    “梧桐树迁移”事件随着更多知名人士参与讨论逐步升级,黄健翔、孟非、陆川等多位文体界人士通过微博参与活动,呼吁保护南京梧桐树。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被移走的梧桐树存活率有多高,如果不能活那移和砍有什么区别?
    舆论压力之下,3月17日,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出面郑重表态,才让持续数日的“梧桐让路”之争最终以三号线“移树”工作全面被叫停画上了句号。
    但是,移树工作暂停,并非意味着不移梧桐了。南京市政府在停止了移树之后,表示愿意公开征集民意,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
    据了解,在和民意的多次互动过程中,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城市建设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规定》,俗称“绿评”制度,吸收普通市民参与解决行道大树的去留问题。
    南京市公安局宣传部一位人士5月17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这次绿评活动是从5月8日到5月14日,南京市政府征集了不同工作背景的市民的意见,按照新方案,5个站点移树缩减为318棵,比原计划减少了2/3。”
    从1000多棵减少到318棵,树木品种主要包括法国梧桐、香樟、银杏、薄壳山核桃等。不仅仅是梧桐,将近700棵树木“死里逃生”。
    据上述人士介绍:“这次修建地铁线也是为了和南京即将举行的青奥会相配合,是为了市民们更好的出行;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移走梧桐树的确忽略了南京市民对其的感情。现在已经尽最大努力减少移树了。”
    至于具体的移树时间,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方案还在审批之中,最终确定的时间还没有出来。”
    浩浩荡荡的“移树风波”正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留下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表示,地铁是一次投资、多次使用的城市交通设施,在以后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地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还将扩大,兴建地铁的成本预算中就包括了途中不得不拆除的地面建筑部分,这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支付的成本。但目前人们对于城市的文化氛围、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部分成本的比重也许还要加大。
    “科学的建设离不开长远的打算,城市规划时必须要考虑清楚这一点。”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旺洪教授在考察南京地铁三号线的初步方案后,表现出他的担忧。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