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险企热潮渐起 地方保护成隐忧

2011-05-24 01:29: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2010年以来,中国保监会已经批准筹建了约10家地方保险公司,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四川和山东等保费大省。今年来,已有珠江人寿、诚泰财险、东吴人寿和弘康人寿等4家地方险企获批设立。

  2010年以来,中国保监会已经批准筹建了约10家地方保险公司,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四川和山东等保费大省。今年来,已有珠江人寿、诚泰财险、东吴人寿和弘康人寿等4家地方险企获批设立。

  这股地方保险公司设立热潮并未结束。据了解,在地方政府和地方大型国企的推动下,还有一批险企在等待牌照,如坊间传言的广西北部湾财险和河南中原财险。

  广东省保监局黄洪日前透露,计划到2015年增设2到5家专业性、区域性保险法人公司,使全省保险法人机构达到15家以上。

  根据保监会要求,这些险企在成立初期将立足本地开展业务,此后将根据经营情况逐步走出本地。此外,不少公司的业务颇具特色:例如去年批复成立的众诚汽车保险就定位于专业车险,将逐步在广汽集团整车生产和零部件生产厂所在省份开展业务。正在筹建的三峡人寿以三峡为特色,未来把销售目标定位在各类大型国家重点工程中涉及移民的保险市场。

  一名保险业观察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地方保险公司大多集中在寿险领域,对这些险企而言,起步阶段可能比较困难,在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情况下,从现有市场分一杯羹难度不小。相对而言,依托当地股东的先期支持,财险公司可能起步较快,但能否做到可持续经营,还有待观察。

  地方保险公司的入场,对现有险企形成了一定冲击,尤其体现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上。围绕着地方保险公司的利弊,争议亦相当激烈。地方保险公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广受肯定,而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担忧同样存在。

  黄洪指出,地方性保险公司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以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中引入保险资金,将更多的资金留在省内、用在省内,可以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完善的保险保障。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王国军教授,他认为地方保险公司可以给当地带来税收,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好处,“因为各地情况不同,所以地方的保险公司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他还指出,一些大型国企本身有较大的保险需求,投资保险公司能够节省一部分保费。

  然而,在上周举行的中国保险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拥有国际化、有影响力的保险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资源有限,“在组建审批保险公司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追求数量”。

  保险公司如果仅仅局限在一地发展,如果当地受灾,会面临巨大的风险。郝演苏表示,一旦地方保险公司利用政府优势不做专业化发展,通过地方政府支持控制优秀资源,大型保险公司很可能在地方被边缘化为零售机构,从而距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集团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告诉记者,当前保险业应当加大开放力度,放宽准入条件,让各类市场主体一道公平竞争。

  实际上,面对这股热潮,保监会已经做出了一些应对。今年3月底,保监会向各中资保险公司筹备组下发了《保险公司开业验收指引》,该指引对原有的一些规定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并从加强资本金监管入手,提高了对经营规划和偿付能力管理的要求。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