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成都与杭州、南京、长春、长沙、青岛、重庆、西安、宁波、济南、沈阳、南昌这11个城市签署了《中国12城市会展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本协议由成都市博览局发起,旨在推动行业资源的有效流通和优化整合,在政策建议、规范管理、调查统计、数据互换、差异化竞争方面搭建对接交流平台。
“通过会展城市之间加强合作,采取差异化,并结合各个城市的特色进行办展,才能有效地避免同质化竞争,从而拉动整个产业逐步形成合理的展览区域布局。”博鳌亚洲论坛高级总监姚望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成都市博览局还在会上举办了成都会展项目签约仪式,一直盘踞北京、有“中国IT两会”之称的2011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等五大会展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成都。
防止资源内耗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的会展业起步较早,发展也已经成形,联络这些二线城市共同发展,国内会展经济才能达到一个良性发展,二线城市的会展业才能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琳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发起12家二线城市签订《框架协议》的初衷。”
国内已有几十个城市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或“会展名城”上,这些城市纷纷在城市基础设施、会展软环境建设、品牌展会培植方面加大投入,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为了避免这样的竞争使办会城市之间出现资源内耗,结合这些城市各自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办会,避免同质化,倒是一条有效路径。因此就需要一个资源和信息的全面统筹和共享发展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告诉记者。
据了解,《框架协议》规定12个城市的合作主要包括7个方面:建立城市区域合作关系、会展项目区域合作互补、会展规划政策交流与共享、会展品牌建设、会展统计指标建立、会展协会协调自律、会展人才培育和交流。合作机制则是“建立各城市的日常联系,通过专业论坛、行业会议等平台,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区域交流合作”。
直逼“一线城市”
“有了《框架协议》的保障,成都的会展经济工作重点,下一步将结合自身区域经济的特点,层层推进。”陈琳告诉记者,“五个大型会展项目敲定成都,本身也是对于成都办会办展环境和能力的一种认可,也充分体现了成都区域经济的特色。”
据统计,2010年,成都市共举行各类会展节庆活动382个,实现会展业增加值23.8亿元,2010年实现会展业直接收入32.39亿元,拉动消费272.87亿元。会展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大批名企、专家、消费者参展参会,有力地带动了城市餐饮、旅游、酒店、交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以前驻足于一线城市的展会也纷纷移师成都。比如有“中国IT两会”之称的2011中国IT财富(CEO) 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 年会将于今年12月在成都举行,这是其首次走出北京。该会议自2000年开始已连续在京举办11届,已成为中国IT业首脑思想交锋的阵地和引领IT产业发展的年度风向标。
“其实这也和近年来成都IT产业大发展密不可分。”陈琳指出,成都市提出的要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思路,推动了大批高端IT企业密集入驻。自2003年8月英特尔宣布投资成都芯片封装测试中心,成都的总投资额累计已达到6亿美元,2009年,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工厂年出口额约占成都出口加工区总额的80%,占四川省加工贸易出口的约30%。在沿海产业逐步转移的背景下,成都自2009年以来,频繁引进阿里巴巴、富士康、马士基、思科、仁宝、戴尔、纬创等巨头落户。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三年是成都会展业发展最快、增幅最大的时期,会展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20%以上。“通过展会搭建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平台,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有力地推动城市营销,提高成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陈琳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