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骥:碳税需要综合改革、小步渐进

2011-05-25 00:56: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国内开征碳税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但是,推出一项税收应在经济比较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不太大的时候,因为加税容易造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经济低迷或通胀压力大的时候,不适合推出税收。

  第一财经日报:开征碳税有什么意义?

  邹骥:我们要从建立低碳、发展绿色经济的长效机制的层面上认识碳税问题。现在,我国的政治目标和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中国要走上新的低碳的发展路径;但是,何以保证我们走上这一路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有体制和经济运作机制作为保证。碳税、环境税或能源税就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报:同为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碳税和碳市场或排污权交易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邹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总体上有两大类政策工具,一类是行政手段,包括规制、标准、审批、许可等;另一类就是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包括税收、财政支出和碳市场。

  碳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又通过市场,对排放者产生经济刺激,使要素比价发生变化,让能源使用费昂贵起来。理论上,应该是稀缺要素的价格昂贵,充沛要素的价格低廉。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能源供应呈现趋紧、环境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相比较而言,最近五到十年内,普通劳动力的供给还比较充沛。希望通过碳税,使能源变得昂贵起来。

  与碳市场相比,碳税的作用更多的是控制企业的减排成本。企业排放的总量和减排成本都要控制。碳税并不控制总量,但能够控制减排成本。因为税基的选取、税率的确定给企业提供了参考,当企业的减排成本高于税率,就会放弃减排,选择交税。而排污权交易的价格不可控,企业在市场机制上排放的总量得到限制,但减排成本只能和碳市场价格挂钩。

  虽然碳税与碳市场的原理和功能不同,但二者都要求政府有严格的监管能力和执法,以及相关的核算、认证等工作。

  从理论上讲,总体上的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效率高一些,企业的灵活性高一些,我们预期在实现既定减排目标的情况下,成本要小。

  日报:碳税在目前我国整个税收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整个税收改革是什么样的关系?

  邹骥:目前我国企业税负平均水平在世界范围来看不算轻。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单纯地加税,可能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对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不利。我认为,不要让劳动力迅速地贵起来,应保持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稳定、缓慢增长。据此,我的主张是综合税制改革。

  税收调整需要很长时间。那么,目前是从增值税入手,还是从其他税种入手?我认为,在起步阶段,动增值税可能阻力比较大,按照小幅、多步、渐进的原则,可以先调整就业税,即企业对社保的支出。

  具体说,就是减少企业强制性社保的部分,亏缺的部分由政府动用转移支付补上,从增值税、营业税乃至环境税抽取转移支付,建立税收流转的平衡。这样,税收有增有减,总体平衡,但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结构变化符合要素稀缺程度状况,有利于达成可持续的、走向绿色经济的长效财税体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产生正面影响。

  日报:如何确定碳税的税基?碳税经常与能源税、环境税相提并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邹骥:我在税基方面的主张是税种不要繁杂,尽量归并。合并税种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例如,能源税和碳税就可以归并。我国目前一次能源70%是煤炭,收能源税、燃油税本质上就是在征收碳税。只要限制了使用能源,也就限制了碳。

  不过,碳税与针对局地大气污染的环境税能否合并,情况复杂一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很多行业,例如电力行业,相关度很高,往往节能等于减排。但也有反例,例如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大量耗能,但是有利于减排。这要分部门分行业考察。此外,能源税本身也要就矿物燃料、水电、核电等不同类别的能源分开考虑。

  征税可以在生产端,也可以在末端。我个人主张使用者付费原则,从需求端征税,限制使用能源。我国的一个现实情况是,煤电油运联动目前还不顺畅,错综复杂,对上游征税,后果一定是层层转嫁到下游,索性还是从需求方抑制能源消耗。

  日报:碳税开征的时机应如何选择?

  邹骥: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40%~45%的行动目标之后,国内开征碳税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但是,推出一项税收应在经济比较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不太大的时候,因为加税容易造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经济低迷或通胀压力大的时候,不适合推出税收。目前的时机就不如前两年条件好。

  但是,不管什么时机,如果做到有增有减、总体平衡,按照小步、微调、累积的策略,问题就不是太大。如果计划用五年时间将税率调整到某一水平,对宏观经济的扰动就不会太大。因此,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扭转税收结构,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可以开始小幅微调。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