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些地区本就为滑坡高发地区,三峡完工蓄水后,滑坡次数增多、灾害发生风险增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却没有跟上。
核心提示:这些地区本就为滑坡高发地区,三峡完工蓄水后,滑坡次数增多、灾害发生风险增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却没有跟上。
巴东建县1000多年来,县志记载的被当地居民直接感知的地震仅1次,三峡蓄水后的7年中,发生3级以下地震1400多次,2级以上地震近70次
临近端午节,鄂西,屈原故里秭归变得热闹,四面八方的人纷沓而来。
他们必去的屈原祠,重建于2006年。1878年的屈原古祠,早在三峡工程竣工期,即随着归州古镇沉入水底。
同样以归州镇为中心的秭归县城,也因为三峡工程的修建而整体搬迁至37公里远处,与三峡工程及茅坪防护坝为邻。
对于已过去10余载的县城搬家,老百姓的记忆已比较模糊,唯独眼看着近几年县城地震增多,塌方增加,有些担忧。
在国务院刚刚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也直陈,三峡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问题。
那是否这个小城,也在影响之列?
本报实地调研,通过记者获取的12年气象数据显示,三峡工程对这个距离工程最近的县城气候,几无影响。
当地相关部门领导也否认三峡工程对县城带来的直接影响。
但本报调研发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值得注意,三峡沿岸地区的秭归、巴东等地近来地震量,明显高于以往。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地区本就为滑坡高发地区,三峡完工蓄水后,滑坡次数增多、灾害发生风险增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却没有跟上。
“我们也不知道。”当问及对未获批治理滑坡点的处理,余这样回答。
采访中正值5月25号到6月10号三峡库区第二次控泄。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公开表示,泄洪会造成急剧的水位下降,原本靠水位支撑的边坡、岸边可能会带来险情; 在蓄水之后,水位随着汛情的变化进行涨落、消涨,冲刷库岸,造成库岸边坡的不稳定,也可能使原来已经稳定的地段又出现险情。关直言,滑坡和崩塌是三峡库区最容易发生的两种地质灾害。
显然,下一步,三峡沿岸地质灾害隐患的排除及防控,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秭归地震显增
本报多方获取的一手数据显示,至1985年,秭归建县1000多年来有记载的被当地居民直接感知的地震有6次;而三峡蓄水后的7年中,有感地震明显增加。
秭归县志记录,历史上该县属于少震区,史载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以来,秭归(原称归州)共发生地震46次,其中仅由仪器感知的微震40次。
至1985年的1000多年历史记载中,秭归境内能被直接感知的地震仅6次,分别是1556年、1605年、1898年、1935年、1972年、1979年,其中多数地震震级较小。
然而,三峡工程开始修建后,当地地震频率开始增多。
三峡工程1994年动工,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秭归县史办的资料显示,10年无地震记录后,秭归2000年开始较频繁地震,并在2003年当年陡增。
2000年,秭归有记录地震5次,震级分别为2、2.5、2.4、2.2、2.8级;2001年,秭归有记录地震2次,震级为3.6、4.1级;2002年,秭归有记录地震2次,震级为2.1、1.9级。
2001年2月,秭归境内发生地陷,险区南北横跨100米,东北纵距50米,危及3个村民小组,有42户140人、85间房屋受威胁。
2003年,三峡蓄水当年,秭归有记录地震陡增至18次,其中15次发生于三峡蓄水基本完成后。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蓄水完成为2003年6月。
秭归县县志显示,这个月中,秭归有记录地震11次,并在随后的8、9月,分别发生有记录地震3次和2次。
对此,秭归县志记录,虽然历史上属少震区,但“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至135米后,秭归定为湖北省重点地震监测区”。
随后的秭归年鉴等资料显示,此后数年,秭归地震明显较历史频繁。
2004年,秭归有记录地震5次,最高震级2.7级。
2005年,秭归有记录地震3次,最高震级3.5级。
2007年,秭归有记录地震5次,最高震级2.8级。
2008年,秭归有记录地震12次,最高震级4.1级。
2009年,秭归“应急1.8级以上有感地震9次”。
当本报抱着一摞数据来到秭归县科技局采访时,分管地震防治的马姓副局长明确拒绝了记者采访要求。
这位副局长坦言,即使他们要获取本地地震资料,也不容易。在向省地震局获取历史数据时,也要“凭着打交道关系好”,并向对方保证,数据只告诉本县县委,或垂直向上级市委汇报,绝不能让社会公众知道地震状况。
“三峡建成后,对地震总归有点影响。我觉得流几年,把河道夯实了,就好了。”她说。
巴东地震陡增
毗邻的巴东县,也在三峡蓄水后,地震数量陡增。
在巴东县志中,详细到失火亦有记载,滑坡更是几乎历年不落。但对于地震,在截至1985年的1000多年记录中,仅1次记录。
核心提示:这些地区本就为滑坡高发地区,三峡完工蓄水后,滑坡次数增多、灾害发生风险增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却没有跟上。而巴东国土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3年6月三峡135米蓄水后,巴东库区频繁发生微震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6月至今,巴东发生3级以下地震1400多次,其中市民轻微觉察的地震约600次,2级以上地震近70次。
根据这份资料,当地此后地震分为4个阶段。
2003年6月1日三峡开始蓄水,当月7日,城区附近火焰石发生2.1级地震开始,至12月19日,巴东县库区微震586次,最高震级为当地马宗山村的2.5级。
此次马宗山村地震,因媒体报道而广为外界所知。震后,部分受影响村民,因为房屋处在灾害高危地带,进行了就地选址搬迁。
2003年12月19日至2004年6月,在巴东境内马宗山村至重庆巫山县陪石乡一带,“当地群众记录到230多次,其中省地震局派流动监测台于2004年3月8日至5月14日间记录到震动101次”。
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在巴东县库区长江及支流神农溪两岸时有发生,当地群众记录大约有200多次,最大震级为2.7级。
这份资料分析称,这一阶段地震,发生地多位于巴东神农溪至兴山县高桥镇的构造断裂带两侧。
其中,兴山县距秭归县仅两小时车程,是秭归外,距三峡大坝最近的县。
记者从巴东县国土局获取的资料显示,2006年6月至今,三峡水库156米蓄水后,又一度出现了“地震的高发期”,地点主要位于长江和神农溪两岸。
但对此“地震高发期”,却说明“发生地点不集中”,具体数据不详。
接受记者采访时,巴东县委宣传部门人士一再强调,当地虽在三峡后地震增加,但不影响居民生活。
但当聊及舟曲泥石流由于防控不力出现问题时,几位工作人员面露担忧,“到底以后会不会发生大灾害呢?”
他们感慨,巴东县穷,没多少财政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主要靠村干部兼职监测灾害点,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下拨资金建设专业的监测站。
防治缺位
在陡增的灾害面前,防控却有待加强。
巴东县国土局一份5月15日的资料显示,2009年,国家地调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了巴东县地质灾害详查工作。
这次调查发现,尚未纳入三峡库区地灾防治规划实施工程、治理并消除地质安全隐患的意外,全县共有667处。
这667处“治理规划外”的地质灾害点,包括滑坡455处,崩塌92处,泥石流21处,地面塌陷15处,不稳定滑坡84处。
在整个巴东县城,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达77200人。
这份资料还显示,目前纳入县级进行群测群防监测的地灾点共268处。记者对比发现,这可能意味着,巴东境内,有超过400个地质灾害点不受监测。
此前本报记者在舟曲泥石流现场采访时,当地国土局负责人曾抱怨,自从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施后,散见于各部门的地质灾害监测,被统一移交国土部门后,当地监测站就被撤去,仅剩群测群防系统,加之防治经费远远不足,最后面对巨灾带来的惨重损伤。
采访时,巴东县国土部门、宣传部门,也流露了相同的担忧。
巴东县国土局首席工程师邓明早告诉记者,全县各类地质灾害的全年防治经费不到60万,监测工作主要依赖几百个义务监测员兼职。
“我们的防治费用严重不足,全县就一个监测站,监测员多是村干部兼着,象征性发点补贴。”邓说。
秭归县的地震灾害及防控隐患也类同。秭归国土局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909处,其中滑坡体642处、不稳定滑坡193处、崩塌60处、地面塌陷14处。
其中,三峡库区391处,灾害体体积8.8亿立方米,威胁人数6.95万人;非库区518处,灾害体体积7.8亿立方米,威胁人数2.44万人。
秭归县国土局副局长余祖湛介绍,2008年,秭归向家坝大桥附近发生滑坡,后来当地居民全被搬迁。2009年,郭家坝又在暴雨后发生泥石流。
余介绍,此前秭归向国家申请了100多个滑坡灾害点的防治,申请数年后,在半月前的国务院专题会议后获悉,仅被批了10多个滑坡体的防治。
余表示,以前也申请过对当地滑坡体进行防治,但在这次专题会议前,一直得不到批准,“大概国家财力有限吧”。
下一步,对于未获批治理滑坡点的处理,余祖湛直言不知道怎么办。
更值得注意的是,巴东、秭归两地国土部门的官员都表示,虽至今未发生特别大型的滑坡,但在三峡工程后,当地的滑坡体都出现了蠕动、变形,以及基础沉降的情况,滑坡体上的很多居民房屋均发生莫名裂缝。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