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加大投入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

2011-05-28 00:46:34 | 作者: 孙春芳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对一些粮棉大县基本设施投入的增加,客观上确实巩固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保证了粮食的产量。

核心提示:对一些粮棉大县基本设施投入的增加,客观上确实巩固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保证了粮食的产量。

中国粮食安全,事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正如天津大学原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所说,粮食安全问题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国家必须从全局意识去考虑,它不是单个农民和地方政府能够承担的,而且从某种角度讲,国家层面的战略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和作为谋求自身发展的地方政府在利益上是冲突的,因此,国家需要从资金和政策导向上去综合地考虑这个问题,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到农民和地方政府身上。

然而,中央资金的下拨,时不时有跑冒滴漏的现象,而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方面,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求解?为此,记者采访了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

1. 地方侵占支农资金是常态

《21世纪》:保证粮食安全需要中央资金的投入,但资金流向目前看是否足够透明?

温铁军:我有几个学生在地方挂职当副县长、县委常委,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中央投入的资金流向不明是很多地方存在的现象,因为一些地方的涉农部门处于收不抵支,甚至破产边缘。这些地方部门长期以来都是资金不足的。

我自己曾经从上级有关部委为下面某地争取到一笔资金,到了县一级,当地有关部门提出要截留50%。为什么?很简单,上级来人检查、评比、总结经验等都要吃饭、住宿,财政部规定各个部门下去检查工作等可以报销的额度非常小,很难满足出差的实际需要;此外,由于现在资金的审批权在各部委,地方为了争取国家的扶持资金,对部委下去的人自然要好好招待,因此,部委下去出差,很多时候也不需部委干部自己开销,大都由地方报销了。但是,地方的钱从哪儿来,只能靠截留支农资金等。

《21世纪》:地方自身的财政收入呢?现在有些县不是大搞土地财政吗?

温铁军:大多数农业县的财政收入大概只能占总开支的30%,地方政府的自收自支部分跟上级部门的补助部分,大概是三七开。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虽然收入比较多,但自身开支也大。我们曾经建议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是因地方政府向上级申请发债的程序太过复杂、制度成本过大,最终不得不转向“以地套现”,通过圈占农民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用于地方建设,这些建设大部分都属于非生产性的。因此,现在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率相对比较高。我的学生刚在期刊上发了一篇文章,里面谈到地方政府GDP增长与土地征收和地方负债呈正相关关系。负债的具体数目不好说,但应该不小于几万亿,甚至可能超过这个数。

2. 农业水利建设欠账太多

《21世纪》: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还是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老问题?

温铁军:这个问题其实早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就一直存在了,但至今并没有认真讨论过,学界有很多讨论,但决策层面还没有动作。

《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目前农村水利对农业生产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

温铁军:2006年重庆大旱之后,我们专门做过一个应急课题研究,报告已经完成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结论,跟我们的结论高度一致——中国农业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欠账太多。尽管这些报告不断地在出,但从来没有对国家政策产生实际影响。

之所以没有实际效果,首先在于大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被私有化。

1990年代以来,在财政和金融赤字很大的压力下,我们按照某个国际组织在发展中国家搞的所谓“共识”推进农村公共设施的私有化。那些自然资源加上农民付出大量劳动所形成的水利建设资产,就这样被进行了一种似是而非的私有化。

我国早期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尤其是小水利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现在要进行私有化,农民的那些投入怎么算?这些设施交给政府部门后变成了部门资产,如果进行拍卖、租赁等市场化转让产权,实际上是在剥夺农民对投工投劳形成的资产的所有权,这是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问题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水利设施私有化后,农民丧失了所有权,在使用的时候就要付费;此外,这些水利设施私有化后主要转向了商业用途,如养殖,而不再主要为农业服务,因为农业用水很难用市场价格来支付水价。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旱灾,那些水利基础设施就很难为抗旱保生产发挥作用。

核心提示:对一些粮棉大县基本设施投入的增加,客观上确实巩固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保证了粮食的产量。

表面看,私有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实际上连私有化进程必须具备的条件都没有具备。因此后续制度安排很值得商榷。

中国大规模水利建设开始于1966年,因为1966年城市工业化停摆,农田水利建设才有了大量投资机会,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农田的可灌溉面积由原先的百分之二十几上升到接近50%。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些水利设施建设,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的单产产量。现在农田可灌溉面积差不多快降回到1966年以前了。

另外,从灌溉的水源来说,过去主要靠归集天然来水和地表水,而现在农民只能通过打井的方式灌溉农田,靠超采地下水这种严重破坏环境的方式进行。同时,一些农民的土地被侵占而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引发的社会纠纷和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3. 近年内不会有严重的粮食危机

《21世纪》:现在长江中下游尤其是两湖和江西等地出现几十年罕见的旱灾,国际大宗粮食作物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是不是有点吃紧?

温铁军:很难这么讲,据官方统计,近几年来,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是增加的。近期国家又比较多地进口了一些相对短缺的农产品。应该说,今明两年,中国不会有太严重的粮食危机。

我们从2008年全球38个国家发生粮荒的情况来看,中国尽管被有关国际组织列入了应该发生粮荒的国家名单,但中国却安然度过了2008年的粮荒。

《21世纪》: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能够渡过危机呢?

温铁军:2006年以来,中央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资金很少用到农民社会事业等领域,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而农村基本建设又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尽管农业水利建设的劳动力投入规模不如过去,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加大,还是发挥了稳定农业产量的作用。

比如,对一些粮棉大县基本设施投入的增加,客观上确实巩固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保证了粮食的产量。中国要想在世界发生粮食危机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粮食自给,不受影响,在目前政策导向不变的情况下,还得靠持续增加投入,这种投入千万别停下来,因为现在没有别的办法。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