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有毒添加物塑化剂最初被检测出来已经过去了近十日,但整个事件仍在发酵。
6月1日,据台湾卫生主管部门披露,受牵连的厂商已达200多家超过 500个项目,这些问题食品出口到五大洲至少1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已经发布公告称,自2011年6月1日起,将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非法添加塑化剂的起云剂并非台湾食品行业所特有,而是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但国内类似品牌是否含有非法添加塑化剂,仍没有定论。
塑化剂事件蔓延 内地紧急行动
目前有相关企业急着辟谣,“统一在中国生产销售的饮料从没使用塑化剂,我们没有向两家问题原料供应商采购原料,截至目前送检产品都及格。”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6月1日对本报强调。但对于此次塑化剂引起的品牌与经济损失,杨寿正表示仍难以估量。
6月1日,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股价开盘暴跌,早盘最大跌幅超过6%。有分析师表示,目前事件仍在进行调查,不排除未来有更多上市食品企业受到牵连。
但也有相关企业言辞模糊。娃哈哈新闻发言人单启宁婉拒回应记者关于饮料中是否使用“起云剂”的疑问,称采访须经正规程序;至发稿前,汇源果汁公关部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
此间有论者呼吁尽快启动国内同品牌产品自检,并提请加强位于食品“上游”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相关标准及监管。
台湾塑化剂非法添加事件始末
现在看来,塑化剂的发现实属万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按照台湾卫生部门的说法,这要归功于一位五十二岁的检验员。
这位检验员姓杨,生活中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两个关键素质,帮助她成为塑化剂事件的“破案英雄”:关心食品安全和检验小心谨慎。杨女士花了两个星期终于验明了塑化剂的正身。
台湾有关部门随即展开寻查,源头是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违法掺入塑化剂。
起云剂在台湾是合法食品添加剂,能让食品乳化,常添加在运动饮料及果冻等食品中,帮助改善口感。台湾的卫生部门称,合法的起云剂不会使用塑化剂。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昱伸公司使用塑化剂,主要原因是其价格仅为合法原料棕榈油的五分之一。
类似起云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饮料行业的使用中比较普遍,只是具体名称有所不同。“其实这就是我们内地所使用的乳化剂。”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京原告诉记者。
内地一家生产乳化剂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正常情况下,饮料企业基本会使用这类乳化剂。“如果不使用这种添加剂,饮料会出现沉淀,口感也会比较差,市场竞争力就会下降。”该人士称。
在卫生部公布的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当中,乳化剂在我国内地也是位列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列。
从台湾卫生部门的表态中也可看到,合法的起云剂是安全的。但问题是,如果台湾方面没有杨检验员那次“偶然的发现”,违法的昱伸起云剂恐怕还能“合法”地使用,在此前,该剂已经使用了30年之久,并未被有关部门发现。
显然,对于食品添加剂中可能的非法工业添加,并未有细致监管。
而至查处前,该问题“起云剂”在台湾已用于500多种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也囊括了统一等多个知名品牌。
这几乎令台湾常饮果汁饮料的消费者,惊出一身冷汗。
资料显示,塑化剂DEHP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危害,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
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也表示,DEHP比三聚氰胺更毒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cc搀了DEHP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她直言,这是她30年来看过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国家质检总局5月31日的通报,除了暂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以外,还加强其余台湾产品的检验证明报检,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DEHP的检测。
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单停售是不够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就明确指出,仅针对台湾问题食品所采取的停止进口或下架的措施是不够的,而应该立即启动一次充分的自检。
国内添加剂情形
那么,国内相同品牌的饮料或其他制品,是否也存在非法添加塑化剂的情况?
采访中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
在官方检测结果公布前,人群中的恐慌开始迅速蔓延,一部分无饮料不欢者开始改喝白开水。
企业方面,自台湾爆出塑化剂问题后,不管是国内的台资食品饮料企业还是本土的食品饮料企业,都纷纷与塑化剂划清界限。
统一集团强调,“起云剂”只在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康师傅方面则回应称,公司各项产品的生产工艺均无添加起云剂的必要,相关配套厂商也未供应该公司类似原料。
娃哈哈新闻发言人单启宁则婉拒回应记者关于饮料中是否使用“起云剂”的疑问,称采访须经正规程序;至发稿前,汇源果汁公关部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
但网络上已开始爆发市民的怀疑。而某地方电视台曾播出“平江五岁女童性早熟,父母埋怨某种饮料喝太多”的新闻。他直言“我没证据显示他们就是吃了这个导致孩子的性缺陷,但年轻的妈妈你们最好注意”。
日前,台湾立法委员田秋堇在立法院上质疑非法添加的监管,台湾的检验含塑化剂容许值1ppm太高,“美国饮用水检验限值是0.006ppm,容许限度是零”。
反观国内,除呼吁尽快启动同品牌产品检测外,一些专家也表示了自身担忧。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系副主任傅亮直言,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出台一个控制“塑化剂”的规范标准,大陆食品中含有塑化剂的可能性非常大。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对本报表示,与果汁相似,乳酸饮料也会适量使用增稠剂(类似起云剂)以增加饮料本身的粘稠度。
他认为,由于缺乏检测标准与日常监管,从当年的三聚氰胺,到今日的塑化剂,将工业用添加剂违法放到食品中去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添加剂待监管
而下一步如何加强监管,殊为迫切。
台湾塑化剂事件与以往食品安全事件有所不同的是,它并非爆发于食品本身的生产环节,而是出现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环节。相对以往目光过分集中的食品生产而言,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监督相对受到冷落。
在台湾塑化剂事件出台后,有关部门才开始将塑化剂纳入“黑名单”。2011年6月1日,卫生部发布第16号公告,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
从这批名单当中可以看到,引起此次台湾食品安全事件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即塑化剂DEHP)赫然在列。
尽管在台湾塑化剂事件爆发后不久即公布这份名单,有论者称,此举仍不免有“事后”之嫌,并且并不涉及启动自检及抽查。
但采访中也有专家表明此方式的不得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生部食品安全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巨大的食品生产市场,违规物质的检测肯定相对滞后。从监管部门的角度讲,不可能每一个非法添加进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物质,都能及时掌握。需要做的就是当发现食品中有有害物质个案时,尽快启动批量的检测。”
事后检测是一个方面,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而言,同样也需要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有观点指出,此次出现问题的起云剂或者称乳化剂,属于更为广义上的复配食品添加剂。通俗地讲,就是几种不同的添加剂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物。尽管单个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混合在一起的效果如何并不能完全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复配食品添加剂仍需要相应生产标准来进行规范。
卫生部于2010年6月对外公布了《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但至今尚未正式对外公布。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主要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复合食品添加剂,还存争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高彦祥告诉记者,这个标准的制定,事关相关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而目前,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标准主要由各地方决定,导致了管理标准的不统一,也导致了监管的难题。
下一步相关国标,被寄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