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许多分析师认为暂时还无法分辨这条消息的真假,但是庞大的地方政府呆账,正威胁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稳定性,银行业也可能广受波及,中央政府介入吸收损失或许是必要之举。
核心提示:许多分析师认为暂时还无法分辨这条消息的真假,但是庞大的地方政府呆账,正威胁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稳定性,银行业也可能广受波及,中央政府介入吸收损失或许是必要之举。
昨日,国人忧心已久的地方债问题又有新说法。据媒体报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多达近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而因此造成的损失将由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分别承担。截至发稿前,银监会、发改委有关人士都表示未听说此事。据记者了解,此动议只是财政部少数部门少数人参与的一个闭门讨论,银监会、发改委都未参与,这个内部会议谈到了针对平台贷款风险未来可能的一个解决方案,但可行性未充分论证。
治疗经济刺激后遗症
据报道,为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出现违约,银监会计划将部分债务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而此举主要是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银监会、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从6月起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直到9月份结束。
许多分析师认为暂时还无法分辨这条消息的真假,但是庞大的地方政府呆账,正威胁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稳定性,银行业也可能广受波及,中央政府介入吸收损失或许是必要之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增幅放缓,中央政府制定了总额多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中就包括政府投资和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由此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激增。
按审计署摸底审计地方债确定的标准,已达到“债务风险较高”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负债警戒线。相比各级地方政府的高负债,2010年全年的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仅为4.1万亿元,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3.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只有7.3万亿元,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地方政府融资需要新思维
但是地方债的淡出或将为地方政府融资带来新的问题。“对于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应由放贷银行和做出直接担保的企业以及间接担保的地方政府一起清理。对于那些没有真实还款来源的项目,需要对之及早关闭,保全抵押担保资产。”有专家表示,“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宜将部分纳入预算内开支,来和金融体系的相关责任机构分担化解风险,但前提是债务雪球不能继续滚下去。”为了应对地方债所留下的财务缺口,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提及了倡导已久的“市政债”。有权威人士此前已经吹风,由地方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市政债”,将在2012年开闸。
不过,也有人担忧,在各地政府的财政制度并不透明、预算和决算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且没有债务监督核查渠道的情况下,有关决策部门如果不先确保公共预算透明化和公共财政民主监督得到落实,市政债最终也将沦为“庞氏骗局”。
而昨日的传言中也有一点引起了舆论的兴趣,那就是地方债务清理之后,地方政府的融资新思路中或许能更多地出现民间投资的身影,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或许恢复向民间投资人开放。增量的引入对于民间资本和政府来说,可能达到共赢的局面。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