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统计局办公室和央行研究局的一些人员已经相继离岗,数据泄密事件的幕后黑手都指向了某些国内券商,包括一些中字头的顶级券商
【《财经》综合报道】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的几次经济数据泄密事件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在3月底有宏观部门的涉及人员相继落马。这些人职位不高,多是处级干部,但都位于能提早接触到数据的核心部门。虽然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但应该是作为公诉的刑事案件处理。
这位消息人士还表示,统计局办公室和央行研究局的一些人员已经相继离岗。
报道还称,一系列的数据泄密事件的幕后黑手都指向了某些国内券商,包括一些中字头的顶级券商。
但这位消息认识指出,对于是否追究涉事券商的责任仍未有定论,而且这些机构一般都是通过中间人收买资料,比较容易撇清关系。
每到月初的经济数据披露期,在宏观部门的正式数据出台之前,一些国内外媒体总是能够精准地提前公布数据。比如今年4月份,有香港媒体援引不具名消息称,中国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3-5.4%。同时公布的数据称,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00亿元人民币,M2同比增幅为16.6%。这两个数据惊人地吻合了实际数据。
有关部门曾对数据提前泄露事件“严厉谴责”,但此后难见任何调查结果公布,也没有涉事官员被处罚。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