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中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中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
为此,该份报告列出了今年需做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等。
事实上,进入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即正式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央行提出,“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的历史新高,存款准备金率也由此成为央行管控流动性的常用工具。与此同时,央行还连续四次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
对于存准率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更是指出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限。“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问题,都是取决于条件,从国际经验上来讲,也没有明确的一个尺度。”
然而,在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之下,近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警示,由于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应防范货币政策“超调”。经济统计数据更是加剧了此种担心: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
在此种担忧之声日盛的当口,某种程度上而言,央行在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重申,2010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显示了央行在把控流动性总闸门、管住通胀的货币条件问题上的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记者,当前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上半年的稳健态势,货币政策的调整,要等到八九月份,看当时的经济指标再作考量。
在报告中,央行还表示,将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探索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当前,监管层对大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要求为10.5%。中国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之后,银行业资本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一般来看,我国银行业目前补充资本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提高利润留存补充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次级债等债务工具融资。
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问题上,周小川近来已在多个场合表态,中国有必要也有条件采纳和应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