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主产区减产,加以天气灾害频发,全球大豆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书成 15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及糟糕的经济数据打击下,国际商品市场普遍下挫,纽约油价跌幅达4.59%,但是豆类却抵住压力,逆势上涨。CBOT大豆11月合约收于1366.6美分,上涨0.22%;豆油12月合约收于58.3美分,收涨0.21%。
大豆、豆油如此抗跌,源于多方面的利多支撑。首先是全球范围的减产,14日,行业机构《油世界》预计,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2.6550亿吨,而大豆消费为2.697亿吨,较产量高出400万吨左右,全球大豆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而在中国,由于与玉米、水稻等作物相比,种植大豆的收益明显偏低,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降低,导致产量逐步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1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2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60万公顷,减幅为6.8%;预计2011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减少120万吨,减幅为7.9%。
而频发的天气灾害又造成粮油主产区减产,使全球粮油供应雪上加霜,目前,全球粮油减产已基本达成共识。国际谷物理事会(IGC)认为,目前粮价高企正是供需形势日益紧张的反映。
2010年底,有关部门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等粮油骨干企业,要求不得上调豆油、菜籽油销售价格,同时必须保证市场供应。另据媒体报道,为在中秋节消费高峰来临之前稳定市场价格,中国将把食用油限价措施的期限延长到8月15日。
分析人士指出,“限价令”使国内油脂期现涨幅受限,国内油脂市场短期内可能继续受到制约。
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张莉认为,连豆走势普遍比美豆走势平稳缓和,这显示了目前在国内物价高企和宏观紧缩的双重作用下,连豆无论是大涨还是大跌均不具备足够的动能。
不过,主产区的天气仍然牵引着市场的神经,中国旱涝急转,如果灾情加剧,将成为粮油价格继续上行的催化剂。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