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的计划,“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要于2012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开(除民族自治区外)。
但对于河北石家庄鹿泉市的官员们来说,面对这项改革需要做出更为现实的选择。
“现在鹿泉和石家庄的发展是高度有机统一,”鹿泉市财政局一位官员日前对记者表示,“怎么改成财政省直管县?”
2010年底,石家庄都市区及四县城乡统筹规划出炉,“主城区+4大县区”的总体规划主打“四县一体化”牌,即距离石家庄市区最近的正定、藁城、栾城、鹿泉四个县级单位(下称“正定等四县”),成为十二五期间石家庄市区总体战略的一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蓝图已然成形,但近年来全国推开的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成为类似石家庄的城市进行扩张所绕不开的最大障碍。
事实上,鹿泉的境况并非孤例。类似石家庄遭遇省直管县瓶颈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许多市区周边的县城在多年发展中早已与城区密不可分,成为了城区发展的“后备队”,试图把这些后备队员的财政收入从市级财政剥离、再由省级财政统管——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
“除非行政区划上作出调整,否则目前省直管县改革在很多地方的推进已经陷入了泥潭。”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而据记者了解,对于县区实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性,目前仍未见转机。
尴尬的“抱团县”:“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择路
从百强县到后备队
正定等四县分别紧邻石家庄市区的东西南北边界,其中又以西边的鹿泉市距离石家庄市区最近,按照在鹿泉市工作的林小姐的话来说,“不过就是两站路的距离。”
上世纪70年代的鹿泉,曾以“中国北方第一建材基地”而闻名,由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产业是鹿泉过去的主打产业,规模各异的小水泥厂遍地开花。
“都是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前些年中央推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这些企业首当其冲,倒下了一大片。”
后水泥之城时代的鹿泉选择了依附石家庄市区发展,各类房地产和商业项目开始大兴土木。上述鹿泉市规划局官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鹿泉许多住宅开发项目都在进行中,其中大部分都是从石家庄市区转出来的。“鹿泉本身人口不多,仅30万人,而县城区就更少了,不到10万人,自有人口根本要不了那么多住宅楼,客户群都是针对石家庄市区居民的。”
除了鹿泉外,其他三县亦面临着相似的“城区发展后备队”的状况,而石家庄亦乐于跑马圈地,借机进行城市扩张。
2009年石家庄推出的《石家庄市域城乡统筹规划》中,即提出了四县抱团发展的概念,要求四县和主城区共同组成未来的石家庄都市圈,率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0年底出台的《鹿泉市城乡统筹规划》等四县的子规划,进一步对四个县为石家庄主城区服务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布局,四县由此正式奠定城区发展“后备队”的地位。
除了地理位置因素外,石家庄力推四县抱团的概念,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2010年,鹿泉、藁城、正定、栾城分别实现GDP28.95亿元、28.32亿元、27.89亿元和24.03亿元,在石家庄17个县级单位中占据当年GDP前五强中的四个席位。“说白了,这些都是优质县区。”一位当地官员表示。
尴尬的抱团县
面对这些优质县区,市级政府虽有心跑马圈地,为支援城区发展打造县域经济,但一直悬而未落的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成为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
2009年,财政部出台的省直管县指导性文件《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改革的时间表,要求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明年年底就是截止期,而这些“后备队”无疑已成为了改革的难关。在行政体制、经济事务、机关事业单位关系上,这些县区都已经和市级政府形成了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依附关系,从而使得在财政上将他们从市级财政剥离绝非易事。
上述鹿泉市财政局官员对记者举例说,以首先实现“抱团”的公交系统为例,原本除了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外,四县都有各自的客运交通系统,但在2010年,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已经陆续对四县各自的客运交通实施了全面接管,首当其冲的就是鹿泉客运。
除了公交客运系统外,鹿泉市包括地铁、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也逐渐变为石家庄市整体运作的一部分。
“像现在规划中的石家庄轨道交通,往西就已经延伸到了鹿泉市,要是以后鹿泉财政归省直管了,这钱还能让市里出吗?”上述官员表示。
“现在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已经把鹿泉作为石家庄市的一个区看待了,”河北省财政厅有关人员对记者表示,“石家庄下面17个县级单位,其他13个在2010年都已经基本完成了省直管县改革,就是剩下这四个抱团县,实在不好办。”
出于避免“白忙一场反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忧,石家庄市开始急速对四县进行全面收权。此前本归鹿泉市下属的规划局和环保局被石家庄市规划局、环保局收编旗下,其编制变为鹿泉规划分局、环保分局。
编制上的改变带来的是行政审批权的上收。根据《鹿泉市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安排,鹿泉的新定位是“服务于石家庄的后花园”,对此鹿泉规划分局相关人员对记者透露,被市局收编以后,局里所有项目的审批都需经过市局同意,凡是不符合服务于市区规划定位的项目被严格限制。
对于已有了“市属区”之实却无名分的县级单位而言,此时的心态尤为微妙。“鹿泉当然希望能够搭上石家庄市发展的顺风,同时互利互惠实现自己的发展,”一位鹿泉当地官员表示,“但万一今后还是不得不进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而行政上却被市里收编,就会使我们陷入相当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行政区划瓶颈
据记者采访了解,此前石家庄市亦曾有为四县“正名”的谋划。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为其进行过课题研究,进行四县撤县改区的可行性调研,但“正名”计划目前被证实并不顺利。
2000年以来,全国曾掀起城市跑马圈地、撤县改区的浪潮。但此后国务院全面叫停,并对同等类型的行政区划调整不再审批,撤县改区的“正名”通道就此关闭。
“遏制城市无限扩张的欲望是有其道理的,但是有一些县区的确存在已经和市区发展形成有机整体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研究所所长曾康华对记者表示,“应该考虑对这些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放行政区划调整的空间。”
事实上,对此抱有期待的不光是市县两级,省级财政亦有同样诉求。
2011年初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全面推进省直管县的只有上海、重庆、广西、天津、宁夏、海南、福建、北京等八个省和直辖市,其他改革推进程度较高的省包括浙江(91.3%)、江西、吉林(80%)等。
除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不作要求的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外,财政省直管县在其余各省的覆盖程度由13.3%到60%不等,而其中比例较低的主要集中在地域面积广、县区数量多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推进比例分别为36.7%和36.3%,远低于东部地区的58.4%。
“我们省的县太多了,全收上来我们现在的能力也管不了。”一位中部地区财政厅厅长此前对记者表示。
“省直管县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深度博弈阶段,而行政区划不作相应调整,改革将几乎无法继续有实质进展,”一位研究财政领域的专家就此指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