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下半年,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显性化
【《财经》综合报道】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指出,6月份除非新涨价因素明显下降,否则CPI再创新高已属必然。
报告同时预计,CPI上涨5.3%。受政策、经济和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半年CPI涨幅继续不断创出新高的可能性不大,涨幅可能回落至4.5%-5.5%。
报告指出,当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强烈,中国应对通胀的国际压力依然极其严峻。
同时,原材料、工资等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没有明显减弱,近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仍在惯性上涨,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较高,居住价格在部分大中城市环比上升,涨价因素有从食品向非食品领域扩散的苗头。
报道指出,下半年,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显性化。
报告称,利用2003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建立向量回归VAR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测算,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货币投放数量、输入性通胀对中国CPI上涨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25.19%和8.10%。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不断上涨,油价、电价上调以及原材料涨价等也使得农户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报告指,前企业自我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越来越弱,下半年企业产品涨价压力较大。
除了显性通胀外,中国还存在隐性通胀压力。由于油、气、电、水等价格长期实施政府管制,在整体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我国出现了电、油、气等供求紧张现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缓慢,被迫用行政手段替代部分价格杠杆的作用,给中国带来了较大的隐性通胀压力。下半年,隐性通胀显性化的压力较大。
报告表示,下半年央行应当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和必要的调控力度,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继续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来管理和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利用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逐步消除“负利率”状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