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1届年会今日下午举行中国地产六方会谈(二):保障房:谁不能承受之重,天鸿地产董事长柴志坤认为,政府需要评估财政能否承受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以下为部分实录:
袁岳:谢,柴总。同样的问题保障房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柴志坤:1998年他们提出这个问题,任总说的。刚才这几位嘉宾在下面讲的时候,我就在想当时的情景,其实那个小区建的时候,第一在当时那个区域里卖得最好的小区叫惠华苑,当时是2800—2900元/平方米,当时反复算,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规定为2600元/平方米,大概在2500—2600之间,而且这个价格从1999年制定后一直到后来都没有调整,最后这个项目我们经营下来的结果是,最后通过政府部门的严格审计,政府同意给我们3%的利润,与此同时,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人口、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原来预计都有一些提高,政府也给一些补贴。
袁岳:因为你是见过那个时期的。
柴志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第一个为什么在早期确实出现收入比较高的人在买经济适用房。
袁岳:因为你知道打击有多少,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实际上符合调整买的大概是什么比例?
柴志坤:在第一年买的时候,有个别的相对收入比较高的人在买,我觉得两个原因。第一,当时的政策不完善,比如对户型没有限制,为什么会有一些人买,这个是很细节的问题,当时我们做容积率做到6层半,这样上面就会有一个底下面70、80平米,上面100—200平米,这个时候就出现相对收入高的人来买,其实想这个道理。第二,我们后来发现统计数据来看,当时炒房的人很少,就是有一些收入高的人来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这是第二个原因。当时在1999年时市场提供的产品的档次是不高的,在那个时候确实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从2000年、2001年之后严格的按照了经济适用房的客户进行销售的,这是我想的当年的背景。第二个我想结合现在的问题,大家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我也挺感兴趣,双轨制大家认为在一阶段是单轨制,其实还是双轨制,是单双并行了。
袁岳:简要的说吧,说你们公司的事。
柴志坤:后来大家改善居住条件的很重要的来源,如果现在的供房比更多的在考虑,很有可能会带来问题,我现不说这个事情就不对,但是我们要认真去评价我们的公共资源和下一步政府财政能不能承受这个问题。
袁岳:你们那个时候不是开始参与建设,现在手上在建的项目呢?
柴志坤:主要由于投标项目或者政府要求建的,纯的保障型住房的。北京近期的要求在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