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
百泉峪村77岁的方增祥敞着堂屋正门,在山下自家的蜂窝炉上烤着花生米。每逢“七一”建党节临近,村、镇两级都会派代表来看望他这个老党员,烤花生米也是预备招待之用。
花生是他在家门口的山坡上种的,翻过山坡,就是当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时候,我们这一带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方增祥从兜里拿出一张裁剪过了的演草纸,一边卷老旱烟一边开始讲述。
沂蒙山脉连接临沂市沂南、费县、蒙阴等县,蒙阴因位于蒙山之阴而得名,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和沂蒙六姐妹就在蒙山脚下的蒙阴县。
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深藏于蒙山腹地的山窝窝村一度贫穷。但近年来,百泉峪村依靠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成了山东省十佳旅游特色村,旅游季节每天接待游客数百甚至上千人。巨大的变化让方增祥连连感叹:“谁能想到?”
百泉峪的寻富路
农村旅游业能够得到蓬勃发展,百泉峪村受益于新农村建设。
2006年,蒙阴县被列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对于纯山区县蒙阴来说,这既是一项扶持,又是一大考验。
蒙阴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山峦起伏,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不过,蒙阴资源在山水,潜力也在山水。蒙阴县作出的决策是:建设生态村,并将生态村建设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
有山无水,山窝窝里还有个因保护生态而废弃的大理石矿坑,百泉峪社区原本是蒙阴县近300个生态村中最不具备发展农家乐资源优势的村子之一,如今却成了山东省十佳旅游特色村。
方国明是百泉峪社区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带头人,当年,身为该村村支部书记的他曾当众拍板:谁先搞农家乐餐饮,社区就资助2000元置买餐具。2007年带动两户,当年收入8万元左右,2008年超过了10万。
如今,百泉峪社区已经有60多家经营农家乐餐饮、住宿的农户,据了解,收入最少的农家乐年入七八万元,多的接近20万。
据当地政府统计,2010年百泉峪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远远高于山东省农民平均收入水平。
嫁到百泉峪社区另一自然村的方增祥的女儿,就是被带动起来的农户之一。“一年收入不下个十万八万。”方增祥告诉记者。
城里资本敲山门
红色底蕴,绿色资源,加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也让当地一些有投资眼光的人看好了百泉峪这个山窝窝。
1997年至2003年间,赵元亮曾在百泉峪村的大理石材矿点开采大理石,后来,因临沂市保护蒙山生态,采矿点被关闭。
2006年,方国明想在当地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的时候,找到赵元亮,跟他谈能否在此投资星级酒店项目。而此时,赵元亮年经营石材收入1000多万元,发展比较稳定。
最终,赵看中了这里的旅游发展形势,最后愿意回到原来的废弃采矿坑上投资了一个养心园酒店项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用“天时、地利、人和”解释为何做此决策。
所谓天时,省、市、县扶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发展红色旅游和农村旅游,在部分路面硬化、废弃矿坑修复等方面,都可以享受政策补贴;所谓地利,村村通公路后,百泉峪距离县城只有15公里,且就在被誉为天然氧吧的蒙山之阴;所谓人和,就是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追捧越来越强烈。
目前,蒙阴县依托红色旅游品牌,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全县464个行政村中,农家乐旅游村发展到56个。2010年蒙阴县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占GDP的22.7%。
2011年5月,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现场工作会在蒙阴召开,意在推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蒙阴经验。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