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先富人群热衷投资移民,阶层固化的背景下,郭美美式的“傍傍族”层出不穷,公务员热和国企热大行其道……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对个人奋斗获取财富不再那么热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暴富机会,似乎能够唤醒我们曾经拥有的激情。
引言:近年来,先富人群热衷投资移民,阶层固化的背景下,郭美美式的“傍傍族”层出不穷,公务员热和国企热大行其道……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对个人奋斗获取财富不再那么热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暴富机会,似乎能够唤醒我们曾经拥有的激情。
一、吃螃蟹的小贩——投机倒把年代
时间:1980年代初
群体:城镇无业青年
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作投机倒把份子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城镇,国营单位对他们大门紧闭,为了谋生,只能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靠干个体户、小商贩获取翻身的机会。
代表人物:年广久
安徽省芜人年广久是这一时代的创富英雄,年广久曾对媒体回忆:“我从小家庭特别困难,又没有班上,我也不识字,只能靠做小生意谋生活,贩鱼说我是投机倒把,把我抓了。” 年广久曾三次入狱,其罪名分别为“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又三次被高层点名释放。
主要业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年广久靠炒瓜子成为百万富翁。
二、农民翻身——乡镇企业崛起
时间:1980年代末
群体:农村干部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政府对于农民创富的管制放松,以村干部为首的农民靠集资搞起了乡镇企业,农民企业家群体出现。
代表人物:吴仁宝
1969年,“胆大包天”的原江苏省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抽调了20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带领华西村民进行突飞猛进地建厂,从钢铁、毛纺,再到冶金,等等。到1988年,华西村的经济呈现出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一、三产业为两翼的多元化格局。
主要业绩:1988年,华西年产值超过1亿元。
三、机关干部的野蛮生长——下海淘金
时间: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
群体: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人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是低效率和“亏损”的代名词,混机关的干部群体也不甘于寂寞,为此,一大批有创造精神的人士选择离开体制内“下海”经商。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人员“下海”经商成为热潮。据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人。
代表人物:潘石屹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区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的第31个省级行政区,也从一个“海外孤岛”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双重利好下,民间涌现出一股海南“淘金热”,主要是炒作房地产。1989年,只有26岁的潘石屹无家无业,刚刚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两年。作为“万通六君子”之一,潘石屹就是当时海南炒房客中的一员。
主要业绩:1990年,潘石屹认识了冯仑和王功权等人,并和易小迪、张民耕等人在海南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通过炒房赚到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四、游走于官商之间——“倒爷”猖獗
时间:198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初期
群体:官员子弟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是在价格双轨制时代,一些官员子弟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又称“官倒”)。“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
代表人物和业绩:不详
五、管理层的犒赏——国退民进
时间:1990年代末-2005年
群体:国企管理人员
1997年,中国政府提出国企“三年脱困”的口号,让人们看到国企困境的同时,也提示了大批国有企业被私有化的历史背景。由于经济转轨,相当多国企因不适应市场经济,亏损严重、效益下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MBO(“管理层收购”)因为能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及国有资本的退出渠道问题,从而受到政策面和企业界的推崇。但是,MBO也面临“自买自卖”、“空手套白狼”等诸多指责。
代表人物: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TCL集团的前身是广东惠州地方国企。1997年惠州市政府与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签订了5年的放权经营协议:TCL到1996年3亿元资产全部划归惠州市政府所有,此后每年的净资产回报率不得低于10%;超出部分,按不同比例管理层可获得股权奖励。5年间,TCL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国有资产快速增值,管理层和职工的股权也在增加,持股比例高达42%。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TCL的MBO,被媒体称作“吃到产权馅饼的第一人”。
主要业绩:2004年1月30日,TCL集团在深交所上市,47岁的李东生因持有公司1.44亿股计5.59%股份,按当年2月2日收盘价计,个人身家已达到12亿元。
六、海归弄潮儿——掘金网络时代
时间:1990年代末--2000年初
群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掀起了新一轮回国创业浪潮,当时,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连续几年保持7%的增长率,同时,风行海外的互联网大潮也让风投对13亿中国人的网络市场充满想象。这一时期,创富英雄大多掘金互联网产业。
代表人物:张朝阳
1996年,18.5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张朝阳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
主要业绩:2000年搜狐上市后,张朝阳当时的个人身价高达1.7亿美元。
七、“台风来了,猪都能飞”——全民炒房
时间:2000年-2010年
群体:以温州人为代表
作为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三十年的财富积累,其所掌握的民间资本已有6000亿元之巨。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炒房。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多人在全国购置房产,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楼,按1人购买2套房子动用资金60万元计算,总资金额在420亿元。
代表人物:周芳,温州人。
主要业绩:据媒体报道,周芳以13万元起步,24岁开始炒房,2006年29岁时,身家早已超百万。
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黑金暴利”
时间:2002年-2008年
群体:以山西煤老板为代表
2002年,我国煤炭市场经历特困期后逐步复苏,尤其是随后两年的能源危机,电荒、煤荒困扰全国,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山西煤老板一夜暴富的传奇开始出现。到2008年山西开始煤矿整合风暴,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有3000亿的民间资本正在寻求投资出路。
九、化茧为蝶——创业板神话
时间:2009年至今
群体:中小企业主
2009年10月23日,中国的创业板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同年10月30日,首批申请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深交所集中挂牌上市,中小企业老板一夜暴富的神话开始上演。
代表人物: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
1994年,王中军揣着10万美元回国创业,2000年12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作为首批28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交易。
主要业绩:按照2009年10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王中军持股4390万股,身价已升至31亿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