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该跟对冲基金对着干吗

2011-10-19 08:54:40 | 作者: 陈宜飚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9月末,一路高歌的人民币出现了一波罕见的贬值行情。一位在香港做外贸的朋友甚至在吃饭时,也不断地翻看银行发来的人民币NDF(远期不交售合约)价,生怕错过了任何报价。无奈,市场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连日来,不仅人民币贬值,连H股和A股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比这位外贸商更紧张的还有一些内地的经济学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易宪容先生,在其博文中也多次提及人民币的贬值以及股市的暴跌,并将之归罪于那些海外的对冲基金,认为它们正在“做空中国”。

  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近年来,常常有内地学者及媒体对海外的“对冲基金”表现出莫名的担忧;曾有媒体甚至拿着过时的数据来证明,有大量的海外热钱进入香港,更扬言要进军内地。

  笔者对于易宪容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判断非常认同,但并不认同那种“对冲基金威胁论”。这种阴谋论的调子很吸引公众眼球,但不把中国自身经济顽疾与市场的波动联系起来,反而归罪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自辩的“对冲基金”,可能误导视听,亦无助于解决中国深层次的问题。

  坦率地说,自1997年香港阻击了索罗斯等金融大鳄后,对冲基金恐怕不会考虑再在香港进行兴风作浪式的操作;而做空仍封闭着的A股市场,从风险与收益角度来看,根本不具备吸引力。

  在一次私下的交流中,连香港的财经官员也对内地学者及部分媒体所鼓吹的“对冲基金”威胁论报以无奈地摇头。在业界,一个对冲基金经理解释说,香港的确是自由金融港,但所有大额流动都逃不过金管局的法眼,说白了,对冲基金底牌在香港监管机构手中,这也是当年索罗斯输得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更何况,金融海啸后,各家银行主动收紧了杠杆,做空者的胜算不大。

  从另一角度来说,国际对冲基金同样也要对其背后的投资者负责,相信没有哪家对冲基金敢进行这种赢面不大的赌博。

  还有一点不要忘记,香港市场比内地成熟得多,这里的机构投资者居多,而他们对于市场的观点趋于多元化。有人看空人民币,同时也有更多人看好人民币。即使人民币近期贬值,仍有不少机构出来支持人民币,认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量化宽松让纸币贬值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原因将继续推高人民币。总之,要让所有的海外对冲基金一个鼻孔出气,跟拥有强大干涉力量的香港及内地监管机构为敌,几乎不可能。

  易老师还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在汇市与股市上全面主动出击——但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打击对冲基金吗?不要忘记了,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是相当灵活的,它可以今天做空,明天就反手做多,政府的官员们是否能跟得上这种灵活的步伐?

  即使是汇金救市之壮举,在A股市场也没有形成特别热烈的反响,我们又该如何指望政府能影响到港股市场?

  干预市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这可能是监管层要好好思考的。毕竟有关管理部门能力有限,投资水平更有限,因此不如花更多精力去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监管效率,而让市场投资者自己去解决问题。只要不是恶意扰乱金融市场,海外对冲基金爱看空就让其看空——别忘了,他们也要跟同行争斗,承担市场突然转暖带来的风险。

  内地不少学者及专家的建议往往带有浓厚的家长式“管理”色彩,这倒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金融海啸之后,纵观各国政府的表现,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答案:政府能力有限!

  市场不可能在政府干预中成长。频频干预的结果,可能会助长股民的依赖心理,让大家觉得,政府有义务支持股民赚钱,而一旦赔钱,就肯定是政府的错。股民应该学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作者系香港金融业研究员)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